您当前的位置 : 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 咨政建言 >> 建言献策

关于弘扬“临洮学生兵”进疆精神 助力全省经济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时间:2023/09/01/ 18:41      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临洮县1250名优秀儿女响应党的号召,投笔从戎,徒步3000公里进军南疆,开创了知识青年与工农兵结合,建设边疆的新篇章。七十多年来,无数甘肃儿女移民新疆、劳务输出进疆,为新疆社会发展和边疆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深入研究、挖掘、宣传他们的功绩,弘扬他们的精神,让更多的家乡人民了解他们、铭记他们,将老一辈的优良传统、红色基因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对于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助力全省经济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临洮儿女,投笔从戎

  临洮是甘肃的文化县,明朝重臣杨继盛流放临洮后,大力兴办教育,文化教育得到长期稳定发展,至临洮解放时,县城有临师、女师、临中、工校、农校、明德6所中学和7所小学,成为陇上文化教育中心之一。临洮也是1943年甘南农民武装起义的核心地区和陇右工委地下党活动的核心地区之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

  1949年8月16日,临洮解放。党中央和毛主席决定由第一兵团解放新疆的指示下达后,王震司令员对甘肃省陇右工委书记陈致中提出,“新疆地下党的力量很薄弱,甚至识汉字的知识分子也很少。新疆解放后,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需要大批党员干部。”他要求“陇右工委在临洮地下党员中做工作,尽可能动员一批党员随第一兵团到新疆去,不是党员的知识青年也可以,要立即动手,在两三天内完成任务”。陇右工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决定由中共临洮县临时委员会书记牙含章负责此项工作。当时全县有93个支部,地下党员1200 人。

  第一兵团号召青年参军的消息发布后,全县人民奔走相告,第一天报名人数就达600多人,迅速形成了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师生同学、亲朋邻居、新婚夫妇争相参军的热烈场面。临洮工业学校校长、教育家戚文波先生不但以半百之龄率子参军,而且亲临众多学生家里,做动员工作,说服家长,引导学生光荣参军;临洮农业学校教导主任边浩带头参军并奔走洮河两岸动员师生参军;各学校的老师,率先参军的还有十多位,对学生影响很大;临洮女子师范教导主任、留日学者、教育家魏宣昭先生率子侄6人一同参军;新添镇三十墩村知识青年文克孝与同一个庄子的亲房七口人相约入伍,陈仲玉兄弟三人,杨宗宪兄弟4人同时参军,年仅13岁的女知青陈红也“软缠硬磨”参了军。短短五天时间,报名参军的老师和学生达1500多人,其中临洮县1250人,其余为周边的定西、卓尼、临潭、岷县、渭源等地人员约300人。新兵中大学生约占4%,高中生约占39%,初中生约占46%,其余为小学生,他们因此被称之为“临洮学生兵”。 由于大批在校学生参军,临洮学校学生空缺人数太大,遂将6所中学合并为3所。

  在一个县,一次有这么多的知识青年参军远征,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和王震对临洮知青的这一壮举给予高度评价。

  8月26日,兰州解放,翌日,临洮县举行了庆祝大会,以这一批新兵为主体的解放军第一兵团军政干部学校同时宣布成立。王震亲自兼任校长,傅志华兼任副校长。“临洮学生兵”被编为两个大队九个中队,其中一个女生中队,紧张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随之开始。

  二、草原秋风狂,凯歌进新疆

  新疆,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拥有国土面积六分之一,有47个少数民族, 5600公里边境线,与8个国家接壤,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0月6日,中秋节之夜,1500多名稚气未消、朝气蓬勃的“学生兵”悄然告别家乡,踏上西进征途。在兰州短暂集训后,一路跋涉,走得脚痛腿酸、精疲力尽,但他们互相勉励,经受住了艰苦行军的考验。在张掖,军政干部学校改编为第一兵团二军教导团。到达吐鲁番后,率领学生参军的校长、教师和专业人员直达乌鲁木齐接受新的任务,绝大部分学员编入二军教导团,少部分分到各师教导营。

  从吐鲁番到喀什3600华里的路程更加艰苦,夜宿无定时,经常日行百余里路,在沙漠中迷路、断水、绝粮,历尽艰难险阻,但“学生兵”们奋勇前进,历经48天徒步行军,终于抵达喀什。

  几千里路的行军锻炼,“学生兵”的政治、军事素质得到普遍提高,沿途经过南疆各师、团驻地,他们因为有文化,肯吃苦,而陆续充实到了干部队伍中,成为部队基层建设的骨干力量。1954年10月7日,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各部队的“学生兵”除少数留在边防部队和到地方支援组建人民政府外,大多数随之转为兵团战士,分布于全疆各地、兵团各师团。

  三、边塞巾帼传奇,革命理想高于天

  她们是共和国首批西征的女兵,也是唯一一批徒步进疆的女战士 。150多名15岁左右的临洮女学生报名参军,奔赴天山南北,投身新疆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好多人离开家后,就再也没能和父母见最后一面。

  旧中国妇女被压在社会最底层,能够上学受教育的女性非常少,尤其是在贫瘠落后的大西北,“女秀才”更珍稀。然而她们却走上了从军的人生之路,堪称历史奇迹。临洮女学生奋勇参军,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从抗战时期开始,甘肃地下党广泛宣传爱国救国思想,宣传共产党“妇女解放”思想,学生受到先进思想教育;二是女学生们广受《木兰辞》影响,希望像男子一样投笔从戎,干一番事业;三是解放军打天下,一心为了劳苦大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强烈吸引力,“当兵光荣,当女兵更光荣”。

  女兵们一路行军,每到一站都留下几名充实当地驻军和地方干部队伍,仅70余人抵达喀什。女兵进疆后,在推动新疆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特殊重要作用。她们积极参加农区土改建政,培养少数民族青年妇女骨干和妇女干部,南疆最早一批维吾尔族妇女干部就是女兵培养的。她们以自己的行动开展思想启蒙,证明了共产党的先进性。通过解放军,少数民族群众认识了共产党,通过女兵,懂得了“妇女解放”,少数民族妇女成为巩固新生政权的强大力量。

  后来,她们成为兵团的第一代戈壁母亲,为兵团的稳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不可替代的牺牲和贡献。无论组织介绍,还是自由恋爱,女兵们都勇敢地接受了现实和命运的安排,坚定地选择在边疆大漠成家立业。这批临洮女兵进疆,对于后来的女兵进疆和通过招女兵的方式解决新疆部队干部战士的婚姻问题,让他们安心扎根新疆,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临洮女兵”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她们是新中国建设史上最值得赞誉的女性群体之一。

  四、志壮天山,荒漠变绿洲

  驻疆解放军担负起新疆建设的重任,他们发扬南泥湾精神,开始了“一手拿枪、一手拿镐”的军垦生活,拉开了新中国在新疆屯垦戍边的序幕。

  酷暑时节,战士们在1949年冬天参军时发的棉衣棉裤翌年夏天还穿在身上,没有其他可以换洗的衣服,他们就把棉花抽掉当成单衣穿;从酒泉出发时发的一双毡筒鞋,穿到来年的七八月,最后鞋都磨透了。更为悲壮的是,男同志开荒时,舍不得穿衣服,一丝不挂地在田地里挥汗劳作。

  “二牛抬扛”是大生产的最主要工具,战士们没有工具自己造,没有土地自己开荒。没有休息的地方,就自己搭帐篷,建地窝子。每人一天要开五分地,战士们不畏艰苦,知难而上,每天奋战10个多小时,按期完成开荒任务。

  1952年8月1日,新疆八一农学院在原解放军第二步兵学校的基础上创建。一批“临洮学生兵”因为年纪轻、有文化被选拔入学,在组织的培养下,逐步成长为新疆农牧业生产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行政管理干部。王健,毕业后留校任教,后任兵团教委主任,开创兵团集中式办学、寄宿制教育先河,促成石河子大学的成立。王中,以援越农垦专家团成员的身份赴越南开展援建农场工作,受到胡志明主席接见,获越南政府颁发的友谊徽章。

  青年学生踊跃参军进疆,北京第一,临洮第二!“临洮学生兵”基础好,素质高,进彊后,很快就在各自的岗位上展示才华,发挥作用,绝大多数被提拔重用,担任副团级以上领导职务。文克孝脚踏实地,敬业奉献,一步步成长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1983年在任兵团副司令员期间,提出育人培地富场的指导思想,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增加了农场的积累,提高了职工收入。他提出并实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五个一”工程,使兵团粮食总产量由103.65万吨增加到145.65万吨,棉花总产量由8.27万吨增加到23.63万吨。  

  五、植根沃土,让中华文化更加枝繁叶茂

  临洮知识青年是带着故乡的文化积淀和知识到新疆屯垦戍边的,他们同新疆人民一起奋斗,燃起了一簇簇科学文化的光束。

  1951年8月,驻疆部队发出“向文化大进军”的号召,从临洮参军的许多学生被选派到基层连队当文化教员。文化大进军,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扫除文盲。老战士们大都不识字或少识字,他们经历过枪林弹雨,面对学习和写字却十分畏难。在文化教员的帮助下,连续三年的扫盲运动,让绝大多数老战士实现脱盲。陈仲玉首创的“速成识字法”成效显著, 1953年在南疆军区试点后在军区各个扫盲点进行推广。

  赵世杰,新疆人民出版社原汉编部副主任、编审。1950年7月,兵团组织干部开展维语学习,一批临洮青年成为南疆党委培养的最早的学员,赵世杰是其中一员。两年的学习结束后,他到农村参加土改工作,期间听到了许多幽默风趣的、和阿凡提有关的故事。阿凡提,维语是先生、老师的意思,是群众对有知识的人的尊称。赵世杰发现,阿凡提的故事虽然广泛流传在新疆各地,却只停留在口头上。他下定决心,要把这些故事推广开来、传播出去。从1955年开始,赵世杰整理的阿凡提故事就开始出现在报刊上,1957年,汉文版的《阿凡提的故事》在国内首次出版,畅销全国。他出版译著16本,作品被翻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发行。阿凡提的故事还被拍成动画片,造就了美术电影的辉煌。今天,阿凡提的故事仍然在以音乐剧、杂技、3D动画片等多种形式延续着经典的魅力,波及中国乃至世界各国。

  《玛纳斯》是一部与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齐名的英雄史诗,讲述了柯尔克孜族传奇英雄玛纳斯家族八代人前仆后继,抵御外来侵略的故事,堪称柯尔克孜族的“百科全书”,在口耳相传中,流传了几个世纪。《玛纳斯》的整理者,正是临洮学生兵刘发俊。他从1961年初开始,三次担任工作组组长,组织领导《玛纳斯》调查采录工作,发现并推出了柯尔克孜族天才歌手居素普·玛玛依。2009年,《玛纳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991年,国家民委和文化部给刘发俊颁发“抢救史诗《玛纳斯》工作突出贡献奖”;国家民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分别授予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2022年4月,《玛纳斯》8部18卷23万行2000余万字的汉文全译本首次发行,这一民族文化遗产终于实现了从口头传唱向语言文字的传播。

  刘发俊、赵世杰,这些为推动新疆各民族文化传播、振兴各民族文化发展而终其一生的临洮优秀儿女,让新疆各民族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中,使中华文化更加枝繁叶茂。他们留给中国各族人民和世界文化宝库的精神财富,将永载人类文明的史册。

  六、继承革命传统,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临洮广大青年学生投笔从戎,志壮天山的伟大壮举,是临洮的骄傲,甘肃的自豪。七十多年来,陇原儿女移民新疆、劳务输出进疆,在疆人口已有约480万人,占新疆汉族总人口的39%。他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与长征精神、南泥湾精神、屯垦戍边精神、兵团精神一脉相承,已经融入一代代戍疆人和故乡人的血脉之中,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具体体现,将永远镌刻在甘肃儿女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统一而努力奋斗的历史丰碑上。为纪念那些为解放新疆、建设新疆、保卫新疆和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陇原儿女,弘扬甘肃精神,认真落实胡昌升书记关于“甘肃和新疆是丝绸之路上的两颗璀璨明珠,两省区要携手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不断深化交流合作”要求,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建议在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市(州)、县(区)开展以下活动:

  1、区域协同发展。认真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甘肃省人民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提升能源资源、特色产业、互联互通、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水平,共同谱写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新篇章。甘肃和新疆是互为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的兄弟省区,要抢抓“一带一路 ”建设机遇,推动两省区形成大合作、大联动、大发展的共建共享共赢新格局,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2、弘扬先进文化。进一步思考、研究和挖掘甘肃人“走新疆”现象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在政协和党史、地方志、劳务办层面,加强深入系统研究。挖掘甘肃老百姓“走新疆”的英雄事迹和动人故事,围绕这一可歌可泣,具有很强故事性、传奇性的题材,搜集史料,编著书籍,创作小说、报告文学,拍摄纪录片《我的戎疆岁月》等影视作品。让甘肃人献身新疆的动人故事走上舞台、走上屏幕、走向全国,留下甘肃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凝聚促进甘肃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3、加强人才服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开展在疆人才普查,建立在疆甘肃籍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各类乡贤人才数据库,发挥在疆优秀人才建设家乡、回报家乡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全省发展注入强大力量。拓宽甘肃大学生就业渠道,动员支持有志青年为建设新疆贡献智慧和力量。

  4、开展优抚褒扬。开展“临洮学生兵”、退伍留疆复员军人和曾在新疆部队服役军人普查,凝聚他们建设新疆的强大力量。持续开展双拥模范创建,加大拥军优属政策落实力度。以全力维护优抚群体的切身利益为宗旨,以完善优抚政策法规体系为载体,以抓好优抚政策落实为核心,更好地为广大优抚对象服务、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为全省社会和谐与稳定大局服务。

  5、开展寻根之旅。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地域辽阔,自然风光优美。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黄金路段和枢纽地带,世界四大文明在此交汇,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今年,正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为此,各地政府要赴疆开展积极的旅游推介活动,组织在疆的甘肃老乡回乡旅游,访祖寻根,“常回家看看”,为故乡发展建言献策。

  6、发挥商会作用。目前,仅兵团甘肃商会,就有会员600余家,企业遍布天山南北,企业类型涉及农业、工业、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各大领域,兵团甘肃商会荣获全国“四好”商会荣誉称号,已有很好的基础。要组织专门力量,开展在疆甘肃籍企业家摸底调查,建立在疆甘肃籍企业家数据库,组建“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兵团) 商会”和市(州)、县(区)在疆商会。 充分发挥异地商会的人脉、资金、信息等优势资源,发挥商会在宣传推介甘肃、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使之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7、开展合作交流。传承血脉,创造条件,广泛凝聚在疆甘肃籍企业家回报故乡的愿望和力量,支持他们来甘肃投资兴业。在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产品销售上加强交流合作,把好的项目、资金、人才和技术引回来,实现产销对接,让甘肃优质农产品进入新疆市场。开展技能培训,加大向新疆转移输出劳动力力度,鼓励农民走出去,增加农民收入。

  8、传承红色精神。加强垦疆戍边精神教育,开展党史主题教育,让红色文化进学校进课堂,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建设“临洮学生兵进疆博物馆”。征集相关文物,加大对这一段宝贵历史的整理、挖掘工作,将博物馆建成全省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进疆临洮女兵雕塑群像。广为流传、影响巨大的进疆临洮女兵雄赳赳行进在戈壁滩上的照片弥足珍贵,要将其利用好、宣传好,将其打造成为一张甘肃红色文化的“名片”,增强民族团结,激发人民的自信自强精神;开展纪念活动。在每年的“临洮学生兵”进疆纪念日,在甘肃新疆两地同步策划、组织、举办“甘肃—新疆两地临洮学生兵进疆纪念系列活动”。举办戍边、劳务先进事迹报告会,追忆、聆听和感受70年来甘肃人民献身边疆的壮举和精神!

  执笔:省政府文史研究馆研究员 姬广武

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版权所有  陇ICP备 19002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