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 新闻动态 >> 馆务动态

探寻史前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省政府文史馆馆员研究员参加“文明汇聚·光耀河州——史前文化临夏论坛”侧记

时间:2023/08/31/ 17:58      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缤纷夏日,花儿绚烂。5月8日至10日,甘肃省政府文史研究馆与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局、临夏州委州政府联合在美丽的大夏河畔临夏市举办“文明汇聚·光耀河州——史前文化临夏论坛”。

  来自全国各地的16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中国彩陶之乡,围绕深入挖掘史前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研究阐释临夏地区在史前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如何利用临夏地区得天独厚的史前文化资源,为临夏文博产业发展建言献策等内容展开广泛讨论,碰撞出了诸多思想火花。

  论坛共收到论文70篇,三天时间里,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故宫博物院、甘肃省政府文史馆、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和高校的34名专家学者进行了大会主旨发言和交流发言。

  论坛期间,专家学者还深入临夏州彩陶博物馆、东乡县林家遗址、广河县齐家坪遗址、广河县齐家文化博物馆、和政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积石山县马家窑文化新庄坪遗址、三坪遗址、边家林遗址考察。大家在论坛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考察中交流观点、交融思想。

  这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激情对话

  身处论坛、研讨会、文明遗迹现场,却仿佛跨越千年、穿越时空,遥望史前文明盛景,令人心潮澎湃、心驰神往。在这次追寻史前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探索之旅中,文史馆的馆员、研究员们与史前文明激情对话,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

  “旅游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丰富的史前文化资源奠定文旅发展的基础”。王三北馆员在主旨发言“构建临夏史前文化产品体系,驱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这样说道。他从“通过数字科技实现史前文化旅游资源的原始性保护和真实性展示,通过博物馆等形式的载体实现对史前文化旅游资源的系统性整理和挖掘,创意化探索史前文化的旅游产品优化文化旅游产品的供给结构,搭建临夏史前文化旅游宣传品牌矩阵”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和培育临夏史前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临夏是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发源地,对于甘肃齐家这支大文化来讲,它的地位非常重要。文史馆特邀专家、甘肃省秦文化研究会会长祝中熹,多年来致力于研究齐家文化在华夏文明中的地位。“齐家文化乃西部文化区系的核心成分,它代表了新石器时代晚期西部社会发展的最高水平,不仅稳固、持续地确定了华夏文明西源的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而且孕育了参与开创华夏文明期的黄帝族系。”论坛期间,祝中熹先生作了题为“齐家文化在华夏文明育兴中的地位”的主旨发言,详细论述了齐家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

  在分组讨论中,文史馆多位老师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与大家一同探讨交流。

  黄河源头在哪里,历来是学者竭尽艰辛、苦苦追寻的一个重大课题,历代先贤对黄河源头有着不懈追寻,认识上也存在许多不同意见。汪受宽资深馆员通过详实的史料、清晰的论据,系统阐释了从先秦到当今,历代学者对黄河发源地进行的探寻,指出黄河的上源是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塔鄂热西北的卡日曲南源那扎陇查河。

  “她是绚丽的诗篇,她是凝固的音乐,她是流传千古的奇迹。”有人曾在诗歌中这样描述彩陶。陈自仁馆员认为,马家窑彩陶的造型之美、构图之美、线条之美、色彩之美,在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协调上,达到了世界彩陶史上的顶峰。只有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才能代表中国彩陶的最高艺术成就,也最能说明甘肃彩陶艺术独特的审美价值。

  “如果我们把齐家文化作为夏朝早期文化来发掘、整理、研究,打造一个夏古城为主,齐家文化为辅的大禹远古文化旅游地,与甘肃省北部边塞文化相对应,形成‘北有敦煌,南有夏都’的旅游格局,有助于拓展甘肃旅游业发展,提升旅游品位。”焦玉洁馆员围绕夏古城的挖掘宣传与我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发表了看法。

  这是一次团结奋进的求知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文史馆的各位老先生们互相关心、彼此照顾、携手共进,大家勇于探索、潜心研究,老骥伏枥,恪尽职守的扎实学风和优良作风令人十分钦佩和感动。

  资深馆员刘光华是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甘肃通史》总主编、中国古代秦汉史著名专家,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研究工作,虽然已是88岁高龄的耄耋老人,但精神矍铄、兴致盎然,全程参加会议和参观考察。

  无论走到哪里,总能在刘光华先生旁边看到一个满头白发的身影,不离左右地陪伴、照顾刘光华先生,在别人眼中,不难将邓明馆员看作刘光华先生的学生或助理。其实今年76岁的邓明先生是兰州史志专家,出于对刘光华先生为人风骨、学术眼光独到的敬重,亦或是两位先生同样都有着对知识的孜孜不倦追求,是风义相契、互相砥砺的学友,两个求知的身影在人群中闪闪发光,令人动容。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并成馆员,双腿饱受疼痛、依靠拐杖行动,但参观的队伍里他却总是走在最前列。每到一处,他都会仔细聆听讲解员介绍,在一幅幅历史照片、一段段史实文字、一件件珍贵文物、一个个史前遗迹前驻足凝视、思索感悟,并不时向身边的人询问了解。

  老先生们克服高龄、病痛等困难,毅然决然参与了此次论坛全部活动,他们格外醒目的白发,慈善、睿智、平易、朴实的面容,不由得让人注目。一路上,每个人自始至终神采奕奕、兴致勃勃,仿佛都年轻了许多。

  这是一堂赓续历史文脉的学术盛宴

  若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就必须要认真学好历史这门必修课,理清文化遗产,阐述文化基因,以文化“宝藏”不断激励进取,夯实文化自信。

  临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一块充满神奇与希望的热土。这里大河奔流,山岳雄浑壮美,文化厚重高雅,是半山文化、齐家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世界上彩陶保存最集中、品级最高的地区之一。从地质地貌、考古遗迹、文化遗存到历史著作,一件件文物、一篇篇哲思,见证着地质变迁的漫长进程,闪耀着中华文脉的不朽光辉,诉说着史前文化留在临夏的珍贵印记,为我们叩开史前文明大门、探寻文化延绵脉络、讲述华夏先民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史料。

  遗址前、场馆里,馆员研究员们边走边听、边看边议,不时驻足端详、思考、讨论,徜徉于史前文化历史长河中,感受着临夏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通过听取介绍、实地勘查、采集标本、摄影记录等方式,大家对遗址保护范围、文化层堆积以及已有考古发掘工作成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尚书·禹贡》曰:“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入于海。”此处“积石”是指小积石山,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西部,黄河经此流过,形成一条长约25千米的峡谷,叫作积石峡。关内为积石山县,关外为青海省循化县。相传大禹在积石山用神斧劈开石崖,疏浚黄河,消弭水患,两岸层层叠叠的崖壁纹路即是大禹凿山导河时留下的斧凿之痕。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相互支撑、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除积石山县外,临夏州的广河、临夏等县亦蕴藏着丰富的大禹文化资源。打造大禹文化、确认大禹故里,可以使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临夏,同时也能极大地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李并成馆员在文章“挖掘大禹文化资源促进甘肃文旅发展”中说道。

  “临夏境内的古生物化石和丹霞地貌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是大自然赋予临夏的瑰宝,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同旅游业相结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加以开发利用,造福社会,将对促进临夏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颉光普馆员在“临夏境内的恐龙化石、丹霞地貌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文中如是说。

  在东乡县林家遗址,汪受宽资深馆员对当地干部说,展板上的这把刀叫天下第一刀,是马家窑文化二期出土物,为锡金铜刀具,具有5000年的历史。这个发现非常了不起,它证明了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也证明了甘肃是中华文明源头之一,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有突出位置,是非常值得骄傲的,应该大力宣传。因为青铜器的出现是文明产生的一个重要标准。汪受宽馆员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丰富学识,令大家受益匪浅、备受鼓舞。

  王海东研究员是兰州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会长,他这样说道:“面对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和实物佐证,传说中的史料不断变成雄辩的事实。我们华夏民族伟大先祖开天辟地的开创精神将会成为我们这代人的力量源泉,永远鼓励中华儿女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省政府文史研究馆二级巡视员王处机,馆员雒青之、刘俊琪、高德祥、杨惠福、研究员王琦、牛庆国、张育谦、姬广武、刘静河、高天佑、刘再聪等诸多文史馆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及文化考察活动,提出了许多新观点。

  文明汇聚、光耀河州,灿烂文化,薪火相传。研究史前文化,探寻学术源流,这场关于史前文化的学术盛宴,让与会者生动领略了历史中史前文化的辉煌,也进一步认识了临夏地区在史前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思想上得到了启迪,认识上有了进一步升华。

  重视关注、研究发掘古临夏地区,将更好地推动保护和深度开发史前文化,让临夏灿烂的史前文化、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穿越时空、大放异彩、耕耘繁衍。我们也将从“大禹治水”这样的历史故事中汲取奋进的智慧力量,锻造坚忍无畏的精神品格,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临夏民族日报记者 马尚龙

  省政府文史研究馆研究员 姬广武

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版权所有  陇ICP备 19002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