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 馆员风采

弘扬 推动 传播​——天津文化考察散记

时间:2023/08/04/ 14:34      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弘扬 推动 传播​——天津文化考察散记

省政府文史研究馆研究员 姬广武

  天津,是历朝畿辅首邑和我国连接海内外、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2023年5月24日至28日,甘肃省政府文史馆党组书记、馆长王华存带领馆员李葆竹、钱墨君、李雅成、蒋宜民、刘大林、李秀峰、王坤和、陈自仁、秦理斌、金耀伟、朱明山、张光义、刘恩军,研究员姬广武、安文丽、王智斌、许林和工作人员王处机、闫红英、李萍、周伟等一行22人,赴天津市参加 “津陇情谊浓,翰墨写华章——甘肃天津文史研究馆书画作品联展”。其间,还在天津市进行文化考察和采风,并进行笔会交流活动,收获多多……

  一场高品位的文化艺术盛宴

  初夏时节,天津美术馆,气氛热烈,群贤毕至。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笔墨丹青艺术形式,展示多年来津陇两地精诚团结、协作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用文化的力量凝心聚魂、讴歌时代、续写情谊的“津陇情谊浓 翰墨写华章—甘肃天津文史研究馆书画作品联展”于5月24日在天津美术馆开幕。活动由天津市文史研究馆、甘肃省文史研究馆联合天津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甘肃省乡村振兴局共同举办。

  天津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冀国强,天津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事室主任王卫民,天津市委副秘书长徐军,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长魏世华和甘肃省文史研究馆馆长王华存、二级巡视员王处机等两省市有关领导和天津文化界人士以及书画爱好者70余人参加开幕式。

  近年来,津甘两省市文史研究馆持续深化馆际文化交流合作,互学互鉴,相融并促,充分展现两地书画艺术家用文化塑魂、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放歌的精神风貌,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为筹办好此次联展,天津、甘肃两地文史研究馆组织广大馆员和特约研究员深入甘肃文化遗址、产业园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等多地开展文化调研、采风考察,坚持一线挖掘素材、提炼主题,倾心描绘津甘协作美丽画卷。展出作品以津甘两地多年携手发展的历史为依托,以新时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为主题,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再现了津甘两地精诚团结、紧密协作的感人画面。作品题材涵盖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等门类,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既根植传统,又反映时代巨变,是津甘东西部协作多年来携手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生动表达了津陇两地人民群众深厚感情。

  津陇情谊浓,翰墨写华章。

  王华存馆长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说,此次津陇书画联展,是我们表达感激、学习取经、对接协作之行,也是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东西部协作重要指示要求的具体行动。党中央决定天津帮扶甘肃以来,天津以强烈的政治担当,真抓实干帮、真情实意扶、真金白银投,倾情倾力支持甘肃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书写了感人至深的“津甘山海情”。

  早在20世纪80年代,天津甘肃就曾签署对口帮扶经济协作纪要。天津甘肃,千里携手,情深意长。海河浪奔潮涌,记录了津陇东西协作的难忘时光;黄土高原沟峁山湾,见证了津陇并肩奋进的印迹。首场展出已于去年6月在兰州举办,活动反响非常好。我们联合举办这种意义重大的活动,既是文史研究馆在弘扬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深入挖掘各自区域特色文化资源,用实际行动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的具体行动。

  王华存说,甘肃省与天津市,前者位于雄浑的西北,后者位于渤海之滨,自然景色、风俗习惯各具特色,书画流派、艺术风格相映生辉。甘肃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多民族文化交汇区。丝绸之路推动中西文化交流,曾给这里带来灿烂的古代文化,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等保存下来的书画艺术更是熠熠生辉,光照千古。甘肃的书画家继承和发扬敦煌艺术,创造了新的敦煌书风和敦煌画风,展现了多姿多彩、充满魅力的陇原风光,为当代的书画创作注入了新的力量。天津作为近代中国艺术发展的前沿,在继承国画传统的基础上,融合西画技法之长,形成了具有传统性、开放性、创新性、地域性等优秀特质的“天津画派”,涌现出以李叔同、刘奎龄、刘子久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重要影响力的艺术大家,为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妙笔山水生灵气,墨染丹青竟芳菲。此次联展共展出两馆创作的书画精品98幅,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主题鲜明、墨韵生动,集中反映了津陇两地文化特色和东西部协作脱贫攻坚成果。书画作品联展的成功举办,是甘肃与天津两地书画艺术界的一大盛事,是一场高品位的文化艺术盛宴,将为两省市群众和广大书画爱好者带来一次难得的艺术享受。王华存说。

  书画为媒,翰墨传情。此次两省市文史研究馆在津陇协作发展大背景下,首次开展文化交流和书画联展,既是馆际交流合作的有益探索,对于彰显两地文化底蕴,促进两地文化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将成为当代书画艺术展览中的一段佳话,同时对繁荣两省市当代书画艺术创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今天展出的书画作品,是两省市馆员研究员和书画家把个人的艺术追求融入祖国事业发展的具体展现,是两省市艺术家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是两省市馆员研究员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的担当。透过这些作品,我们能看到艺术家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用情用功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不懈追求。

  王华存说,我们坚信,以此次书画联展为契机,两省市的文化交流将会越来越广泛,两省市的经济文化联系将会越来越密切,两省市人民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特色浓郁的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

  大运河畔的杨柳青古镇,拥有千年的发展历史。

  5月25日,甘肃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研究员一行兴致勃勃地来到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参观考察。

  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是以收藏、研究、展示具有浓郁特色的杨柳青木版年画为主题的公益性展馆,展馆外观为仿古建筑,高5层,建筑面积3535平方米,展览面积1724平方米,展示杨柳青木版年画600余幅,收藏自明代以来年画万余张,古版6400余块。它的建立对研究天津以及中国北方地区的民俗民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杨柳青木版年画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厅分为“历史传流”“戏曲故事”“古版藏珍”“仕女娃娃”“世俗生活”“戴齐画坊——保护发展”“中国年画集锦”7个展厅,各展厅依照年画题材配合展览,设计了呼应年画作品的实体景观,还原了年文化的民俗民风,使展览内容更加立体生动。在这里,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全方位再现了古镇的历史发展脉络,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体验到了流传在旧时光里的古镇市井文化和民俗风情。

  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是国内规模最大、最具专业性的木版年画博物馆,不乏孤本藏品,处处彰显历史痕迹和珍贵价值。其中,弥足珍贵的立轴大画《大福星》展品为明代的福禄寿三星图中堂画,是博物馆内年代最早、尺幅最大的一幅孤本。博物馆另一吸引人之处,是44个大型展架,依规格、体例整齐摆放的6400余块古版,多为天津市在对杨柳青木版年画进行全面抢救性发掘时从社会上广泛征集而得,显示出天津市在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重大成果。

  在古镇历史和民俗文化展区,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来到旧时老百姓的家中。火炕上摆着“饺子”、院堂里挂着灯笼、婚房里烛影闪烁……而年画则是这些“被复制”的老式家庭里最重要和醒目的装饰。“我们小时候住的就是这种大院,以前家家户户都挂年画。一到过年,这些民俗用品都少不了。每幅年画的寓意不同,挂的位置也有讲究。现在年轻人了解民俗的少了,这地方应该带孩子多来看看。”看到馆里陈列的老物件,观者颇有感触。这边是以“家庭”为单元展现年俗、婚俗、家风等民间风俗礼仪;另一边是旧时商贩的叫卖场景,当铺、药铺、包子铺、照相馆毗邻而立,古时商业街的热闹历历在目。

  杨柳青博物馆,原系清末八大家之一石元仕的住宅。石家祖籍山东东阿县,明代时起便以漕运粮食为业,盈利渐丰。乾隆五十年,从石衷开始落户杨柳青,其子石万程颇善经营,家资日丰。清嘉庆四年,乾隆宠臣和坤获罪赐死,有一侍女携珠宝出逃,被石万程停泊在通州的粮船收留,由此,石家财富骤增,到石万程之子石献廷时期,石家一改累代单传而人丁兴旺,家大业大。石献廷就把石家财产分给四个儿子,各立堂门,长门福善堂,二门正廉堂,三门天锡堂,四门尊美堂。其中以四门尊美堂治家有方,财丁兴旺,不断扩建为津西第一家,世人俗称石家大院。石元仕于民国八年去世,他的夫人携全家迁居天津市内,从此石家便逐渐衰落,石家大院被严重破坏。自1987年,西青区人民政府相继投资560元逐渐修复,1991年石家大院被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命名为天津杨柳青博物馆。

  石家大院有三绝:牌坊,戏楼,文昌阁。三绝之一的戏楼子,顶子外面是一层铁皮,上面有铜铆钉铆成的一个大寿字。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余舒岩,孙菊仙,龚云甫都在此唱过堂会。整个戏楼的特点是冬暖,夏凉,音质好。戏楼的墙壁是磨砖对缝建成,严密无缝隙,设有穿墙烟道,由花厅外地炉口入炭200斤燃烧一昼夜,冬日虽寒风凛冽,楼内却温暖如春。到了夏天,戏楼内地炉空气流通,方砖青石坚硬清凉,东西两侧开有侧门使空气形成对流,空间又高,窗户设计的阳光不直射却分外透亮,使人感到十分凉爽。戏楼建筑用砖均是三座马蹄窑指定专人特殊烧制。经专用工具打磨以后干摆叠砌,用元宵面打了糨糊白灰膏粘合,墙成一体,加上北高南低回声不撞,北面隔扇门能放音,拢音效果极佳,偌大戏楼不用扩音器,不仅在角落听得清楚,即使在院内也听得明白无误。因此,石府戏楼堪称“民间一绝”。

  第一展室,陈列的是清代康熙-乾隆时期的代表作品,这个时期的年画以表现人民生活及历史故事题材为主,人物突出,注重人物神情刻画。《福善吉庆》是一幅有情节的仕女娃娃寓意画,它的寓意是采用汉字的谐音表示吉祥,用蝙蝠的“蝠”代幸福的“福”,用扇子的“扇”代善良的“善”,用刀枪剑戟的“戟”代吉祥的“吉”,用罄竹难书的“罄”代庆祝的“庆”。

  第二展室是灯箱画,石元仕的哥哥石元俊在光绪四年组织崇文书院,设在文昌阁,文昌阁建成后,决定做一套壁灯二十四盏,每盏从劝善经书中摘一句格言,按该句语意构思绘图,画于灯箱上。现在该馆展出的就是其中八盏。

  石家大院共有三道垂花门,因其垂柱根据荷花的三个花期雕刻成三种不同形态的图案,分别取名为:“含苞待放”“花蕊吐絮”“籽满蓬莲”。

  第一道垂花门:“含苞待放”。它是三座垂花门中最讲究的一座,中间有两块抱鼓石,抱鼓石外侧是象首,即“吉祥”,里侧是鹤鹿回春。当年仅石料就需白银五百两,两位石匠精雕细刻一年之久才完工。垂花门木格上有四季花图案,象征走过此门,四季平安。

  第二道垂花门:“花蕊吐絮”。但见门楼上方的木格中是木雕仙鹤,一共是九只,相传一只仙鹤增寿12岁,9只就是增寿108岁。仙鹤背面雕的是古代铜钱,所以从此门过就是又增寿又有钱。    

  第三道垂花门:“籽满蓬莲”。它的门楼上方及垂柱两边有木雕葫芦爬蔓图案,取名葫芦万代,象征子孙万代繁衍不断。

  这三道垂花门分别象征着主人一生三个美好的愿望:一年四季保平安;一代长寿又有钱;子孙辈辈永绵长。

  杨柳青木版年画,我国民间美术的一朵奇葩

  在天津众多的民间艺术中,最具代表性之一就是杨柳青木版年画,它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还有一说,天津杨柳青与四川绵竹、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并称中国四大“年画之乡”。

  杨柳青年画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 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制作时,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上面,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既有版味、木味,又有手绘的色彩斑斓与工艺性,由于是纯手绘,每位画师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各异,或精美素雅,或豪放粗犷,这正是杨柳青年画的魅力所在。民间艺术的韵味浓郁,富有中国气派。

  杨柳青年画遗存丰富,表达了民间百姓的精神天地和文化的连续性,有“民间大百科全书”之称,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造型方式和艺术风格汲取了中国工笔重彩画和民间版画艺术的精华,保留着中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技术,刻工精美,绘制细腻,人物生动,色彩典雅。在众多的中国民间年画中,它以生动而有趣的题材,优美而真实的形象,富于装饰趣味的构图和艳丽的色彩,为历代人们所喜爱。其内容凸显民族传统,把农耕社会的文明审美观和生存体验表达得淋漓尽致,寄托着人们的希望和向往,成为迎接新岁、纳福履吉的重要载体。杨柳青木版年画在发展过程中兼容并蓄,无美不臻,浑然汇成一个泱泱艺术体系。它的形成与兴盛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土壤,是我们祖先留给人类的艺术活化石。

  传说在元顺帝时,战乱四起,一个善于雕刻的民间艺人霍玉堂避难来到杨柳青,他一眼就看中了那成片的枣树林,枣木正是最好的刻版印刷的材料。于是,逢年过节他就刻印些门神,灶王,钟馗,来卖,以此维持生活。后来,杨柳青的人们也争相效仿。

  到了明永乐年间,大运河重新疏通,南方精致的纸张、水彩运到了杨柳青,使这里的绘画艺术得到发展。杨柳青年画在清代雍正、乾隆至光绪初期最为风行。杨柳青年画的画样(粉本)有几千种。当时,杨柳青全镇连同附近的30多个村子,“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画店鳞次栉比,店中画样高悬,各地商客络绎不绝,是名副其实的绘画之乡。杨柳青年画生产每年都在几百万张以上,各地商人纷纷到杨柳青选购年画。不仅如此,部分杨柳青画工还被征入宫廷,他们在接触到宫廷园林、器具后,又将这些题材表现在年画中。

  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制作和创作的杨柳青年画独特的“画诀”,它是民间年画艺人传代的理论和范本。

  比如美人样:鼻如胆,瓜子脸,樱桃小口蚂蚱眼,慢步走,勿奓手,要笑千万莫张口。

  贵妇样:目正神怡,气静眉舒,行止徐缓,坐如山立。

  娃娃样:短胳膊短腿大脑壳,小鼻子大眼没有脖,鼻子眉眼一块儿凑,千万别把骨头露。

  动物画诀:若要画肥猪,腿短拖地肚。昂头挺胸马,画法三块瓦。抬头羊,低头猪,怯人鼠,威风虎,鸟噪宿,马嘶蹶,牛行卧,犬吠篱。画嬉猫,常洗脸。画白兔,前爪短。画凶鹰,两只眼。画蝌蚪,墨点点。画青蟹,横长些。画青虾,一弯月。画麒麟,头似龙。画鲤鱼,尾鳃鳍。

  戏剧人物画诀:武将扬手过盔头,文官捻髯露半手,小生不作呆立像,美人摸鬓侧面瞅。画旦难画手,手是心和口,若要用目送,神情自然有。青衣手捧心,武旦疾如风,闺门木下行,花旦插腰巾。

  杨柳青年画在各个时期中,无论在选择题材、表现形式和艺术水平各方面,又是有变化和不相同的。在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形式愈来愈多种多样,早期的作品,偏重描绘人物,景物都很简单。后来加强了环境的描绘,有的作品甚至以全景式的构图出现,山水花木、亭台楼阁占满画面,人物故事则发生在其中。民间艺术家为了适应年画不同题材的要求,往往采用大胆而具有独创性的构图。

  当以戏剧,文学故事为内容的年画勃兴之时,群众已不满足于观赏其中的某一片段情节,而要求有头有尾地描绘出来,这样连环画年画就应运而生。民间艺人借鉴古代壁画的表现方法,将一个完整的故事,取其重要情节,集中画在一个幅面中。《白蛇传》就采用了这样的构图。它产生于光绪年间,画面纵60厘米,横108厘米,包括《游湖》《借伞》《开药铺》《盗仙草》《斩蛇去疑》《水漫金山》《断桥》《祭塔》八个场面。在各幅画之间,运用云彩、山石、花木等使画面相互连成一片,错落有致,毫不紊乱,宛如一体。这幅画从艺术技巧上来看、则比前期逊色,笔墨有些草率,着色比较板滞。

  歌剧《白毛女》中,杨白劳一家在过年时,要在门上张贴门神,希望“大鬼小鬼进不来”。在农业时代的中国,这是一种全国普及的风俗。门上的秦琼和尉迟恭,也就此成为了普通农家的守护者。

  当然,也有将年画贴在床头的。毕竟过年包饺子的时候,家家户户都齐聚一堂,越是喜庆的东西,越受欢迎。

  床头上贴的年画,是我们喜闻乐见的胖娃娃。而远处墙上的年画,看起来颇为复杂——这到底是什么呢?

  这种杨柳青绘画作品,通常被称为“世俗画作”。顾名思义,世俗画作所表达的内容,是我们的世俗生活。

  在旧日的北方,初春或冬雪之后,儿童出门玩耍,成年人则相约踏雪,全家喜乐融融。这清远的画风,透着北方村庄的旷达寥廓。而乘风而上的纸鸢,则寓意着人生通泰、畅行无阻的祝愿。

  由此可见,世俗画作与经典画作的特征,无疑都体现出画师对顾客的美好祝愿。虽然画风不同,但背后的美好寓意,却是高度相似的。这些杨柳青的年画作品,无疑是我们平凡、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

  这些年画,记录了民间生活的缩影。但杨柳青年画的功用,绝不仅限于此——除了民间生活之外,那些画师们更是慷慨挥毫,记录了中国近代百年的风起云涌,将那无数经典的历史画面,铭记在了年画作品之中。

  画风能创新,老手艺不能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故事

  杨柳青木版年画发源于明代,在4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复杂的工序流程,体现出其独特的刻、绘结合的工艺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物’,制作、形成它们的技术和历史才是真正的非遗,制作年画的非遗技艺,就是通过年画那张纸来承载的。”

  成长于杨柳青古镇的中国民间美术史学家王树村老先生,将一生献给了杨柳青年画的发掘保护,即使走向人生的终点,最惦记的还是“那张纸”。孙子王进接过爷爷的接力棒,搜集整理了6000多幅杨柳青年画,多次无偿送展,只为让大家看到真正的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画社的雕版师傅刘杰,至今用的还是30多年前踏进这一行时,师傅为他亲手做的两把月牙刻刀。一张张年画背后,是对艺术的精研沉潜。在传统技艺的精进发掘之路上,刘杰倾注了毕生心血。

  杨柳青古镇的胡同深处,一个四合院门口挂着木质牌匾,上面写着“杨柳青年画馆”几个柳绿色大字,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霍庆顺的“玉成号画庄”就在画馆东侧厢房里。

  70多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霍庆有,是霍氏古一张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人。他说:“祖上做了近百年的年画,到我这辈儿不能断了。”为了赓续技艺,他从打铁做刻刀、选购颜料宣纸的环节开始,将杨柳青年画的“产业链”重新串联起来。

  霍庆有是此行我们有幸见到的大师级人物,他是杨柳青年画世家的第六代传人。他一边讲解,一边为来自大西北的甘肃文化人现场表演展示,但见他将一张宣纸覆在木版上,施加轻重不同的手力,一幅清晰的“莲年有馀”跃然纸上,这是杨柳青木版年画里最经典的形象。霍庆有还热情地手把手教大家制作技艺,来自甘肃文史馆的朋友们纷纷围在他身边,感受津味文化,有模有样地当了一回小学生。

  霍庆有,生于一九五二年,艺名古一张,父亲霍玉堂老先生是杨柳青年画“玉成号画庄”的创始人。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苦心钻研勾线、刻板、刷画裱等传统技艺,掌握了全套杨柳青年画工艺,成为天津一带唯一的勾、刻、刷、画、裱“五项全能”的杨柳青年画艺人,使得曾几近绝迹的木版手工绘制的杨柳青年画得以复苏。如今,“玉城号”画庄已建成为家庭博物馆,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人文景点。

  根据传统工艺,杨柳青木版年画制作由勾描、刻版、套印、彩绘、装裱五大工序组成。一幅较大的作品在印制轮廓的时候往往都需要拼接,以“莲年有馀”为例,木版一面雕刻着“莲年”字样和鱼头,一面雕刻着“有馀”字样和鱼尾,娃娃的身子被分别雕刻在木版两面。想要完成另一半印刷,需要将木版翻面儿,再精湛的手艺,也会在画中留下痕迹。肉眼近乎不可见的画缝儿,是纯手工制作的印迹,“也是那个年代的防伪线”,霍庆顺说。

  只见他的画笔慢慢描画着娃娃的眼线,画出根根睫毛,最后描摹眼睛的内轮廓,笔锋平缓,描到眼角处猛一收笔,娃娃的大眼睛顿时“活”了起来。“仔细看这一墙的年画,无论你坐在哪里,娃娃的眼睛都是看着你的——这就是杨柳青年画绝妙的地方。”霍庆有笑着说道。

  “莲年有馀”这幅画作出自百年前的老艺人,一直流传至今,霍庆顺也从来画不腻。“莲年有馀,取自年年有余之意,所用的是‘莲’表示像莲花一样连连不断,而莲花也有荷花的叫法,年画上画了两朵荷花,这里又有和和美美的意思。胖娃娃也有奥义,大家都希望儿孙满堂,但有人喜欢男孩,有人喜欢女孩,所以年画娃娃一边的头发是发髻寓意着男孩,一边是梳起的小辫寓意着女孩。小小一幅画,男孩女孩的祝福都有了。”鲤鱼的头、鲫鱼的身子、金鱼的尾巴,在“莲年有馀”年画里娃娃手里抱的大鱼集合了三种鱼最精华的部分,祝福满满。

  霍庆顺介绍,杨柳青年画可以分为五大类,娃娃类、侍女类、民俗类、民间故事类和神话类,每一类里又有上百种内容。“庄稼忙”“五子夺莲”“南村访友”等也是杨柳青木版年画流传较广的传统画作。

  1926年“玉成号画庄”成立,是当时杨柳青镇内规模较大的年画作坊。霍庆顺出生的时候,杨柳青木版年画“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鼎盛时期已经过去,“到20世纪五十年代,附近的年画作坊就只有我们家了。”

  上世纪80年代,而立之年的霍庆有正式挑起了传承年画的重任。从研究版样、改良工艺到调配颜料、收集老画,他常常废寝忘食,带病坚持。霍庆有说:“年画也要与时俱进,一个时期要有反映一个时期的作品,一个时期要有一个时期的特色。”近30年来,他创作、加工了上百幅年画版样,不仅延续了“连年有余”的经典风格,还设计了纪念奥运会、世博会等反映和谐盛世的新版面,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大奖。

  中国的版画同其他很多老行当一样,总是家族传承,打小耳濡目染,见惯了父辈的辛苦,却很难不被其中的美感所吸引。霍庆顺就是如此,他父亲当年不太想让孩子继续这份辛苦,霍庆顺不听,偷偷摸摸也要画。也幸亏这种执拗,近百年的杨柳青老画馆“玉成号画庄”传承至今,霍庆顺从少年画到如今满头白发。

  看着年画长大,跟着父辈、两个姐姐一起学习杨柳青木版年画,是霍庆顺孩提时代最喜欢的事情。“先偷艺后学艺”,因为辛苦,也因为行业的式微,父亲最初并不想让霍庆顺继续从事这一行当,可幼年霍庆顺偏偏要在放学后偷偷学艺。两个姐姐彩绘的时候,他就在旁边看,等到屋子里没人了,他就自己去临摹。大概是看到了霍庆顺的执拗与天分,父亲开始手把手教霍庆顺手艺。这一入行,几十年白驹过隙。

  如今霍庆顺的俩儿子和儿媳妇都继承了版画手艺,除了画胖娃娃,也常有创新的题材。老爷子对新画风都支持,却也有规矩:“不论画风怎么创新,勾描、刻版、套印、彩绘、装裱这套老手艺不能丢。”

  张宏是霍庆顺的大儿媳妇,也是徒弟。一只黄色的小老虎张着嘴巴,两只眼睛被铜钱替代,身后甚至还长有一对翅膀,这是张宏和美院专业老师一起创作的“如虎添億”,相较于“莲年有馀”这样传统的杨柳青木版年画,这是张宏的一次全新创作。

  在延续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让更多年轻人爱上杨柳青木版年画,这是张宏最想突破的,“不过老爷子叮嘱过,不论画风怎么创新,老手艺不能丢。”

  传统手艺,代代传承。他说,我们要正视非遗和当代生活存在的“时差”,家家户户张贴年画的习俗正在逐渐消失,年画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工艺品。他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保护和传承非遗的行列。时代在变、生活在变,非遗如何守正创新,是需要不断思考的命题。霍庆有说,自己有责任让更多年轻人知道并喜爱木版年画,希望这门手艺能够流传后世。

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版权所有  陇ICP备 19002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