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 咨政建言

传承和弘扬“六二六”精神 不断做好新时期医疗卫生工作的建议

时间:2023/05/31/ 14:56      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同志针对农村医疗卫生的落后面貌,要求“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史称“六二六”指示。2000多名北京医务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到甘肃安家落户,迁甘的医院、卫校多达34家。“六二六”指示充分体现了党的宗旨,“六二六”医务工作者“对党忠诚、热爱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是留给甘肃的宝贵精神财富,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广大医务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高度契合。

  2012年1月,“六二六”甘肃医疗队荣膺“感动甘肃·2011十大陇人骄子”特别奖,接受了甘肃人民的最高嘉奖。“六二六”精神和甘肃精神水乳相融,铸就了甘肃医务工作者独特精神内涵,成为甘肃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新的历史时期,发扬和传承老一辈医务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着力乡村医疗建设,助推乡村振兴,为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作出新贡献,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一、时代召唤神圣使命

  50多年前的甘肃农村,经济落后,物资匮乏,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生活异常困难,医疗卫生状况落后,农村普遍缺医少药。 “据1966年统计,全省各地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089个,病床21021张,卫生技术人员24394人。”缺医少药造成人口质量差,成活率低,寿命短,有些妇女生育多次,婴儿却无一成活。

  “六二六”指示发表后,一个“到农村去,为五亿农民服务”的热潮,从首都北京,从全国各大城市,迅速向农村、牧区、边疆涌动。1965年,北京平安医院支援酒泉钢铁公司建设,约200名医护人员整体搬迁嘉峪关,组建“酒钢医院”,首开北京医院迁往甘肃之先河。1969年12月,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发出通知,对北京迁甘医务人员的分配去向等问题作出了总体部署,大规模的迁甘工作从此正式拉开帷幕。在较短时间内,卫生部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医学院系统、北京市各级医院选派了2000多名医务工作者到甘肃安家落户,为农民群众防病治病。

  迁甘医院、卫校计有34家,其中:100张床位的医院3所,80张床位的医院1所,50张床位的医院7所,30张床位的医院20所,20张床位的医院1所,卫(护)校2所。如,北京医学院三分之一的人员下了甘肃,北京天坛医院整体搬迁甘肃,全院医务人员500多人,分别在庆阳、天水、临夏、武山、清水等地组建了多家医院。拥有200张病床,350多名医护人员的北京市第一医院下放武威地区后一分为二,外科骨干力量主要来到新的工矿区河西堡镇,内科骨干力量多去了永登县(时辖武威地区),后又迁往天水。河西堡北京医院几经演变,成为今天的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其名称虽然几经变化,但是,永远不变的,是当地干部群众对她深挚的感情和无限的怀念。今天,许多老百姓仍然习惯并亲切地称其为“北京医院”。

  从1967年开始,卫生部还选派400人的巡回医疗队赴河西开展医疗服务,每批一年,先后10批;与此同时,一大批医学院校毕业生从北京、上海、吉林等地志愿来到甘肃参加工作;解放军驻甘部队各医院积极支持地方卫生事业,选派了大批医务人员深入农村,服务农民群众;甘肃城市医务人员,也怀抱理想,舍生取义,奔赴农村。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六二六”医疗队。

  二、深远的政治历史意义

  1978年4月,甘肃中医学院(现甘肃中医药大学)正式成立。重师兴教,人才是关键。甘肃省委、省政府把目光投向了响应“六二六”指示下放或分配到甘肃的大批北京等城市的医务人员。他们中间,有许多学贯中西,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教授。就这样,长期在甘肃基层从事医疗卫生工作,以来自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主的一批中年知识分子,被选调到学院任教。1980年,通过全省统考,又从这批人员中选拔了一批优秀中医药人才。这两次高精尖人才的引进,极大充实和加强了中医学院的师资队伍。他们既有扎实深厚的医学理论知识,又有多年农村基层工作的丰富临床诊疗经验,人员占到学院建院之初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达40多名,成为甘肃中医学院教学工作和学科建设的奠基人。

  约占当时全省卫生技术人员十分之一的大批北京医务人员来到甘肃后,积极开展巡回医疗、帮助培训赤脚医生、建立合作医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拯救了无数农民宝贵的生命,保护了他们的健康,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北京医务工作者所到边远农村、牧区的医疗卫生面貌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也为甘肃的医疗新技术开创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深刻的政治、历史意义。

  来自北京的大批医务人员几乎都是举家赴甘,许许多多医务人员的配偶在其他领域,也为甘肃经济、社会、文化等事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甘肃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百姓心中的历史丰碑

  大批“六二六”医务工作者,以血汗铸就了甘肃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丰碑。他们的精神、他们的青春,他们的事业,永远留在了这里。

  金文媺,甘肃省中医院儿科原主任,党的十三大代表、中国妇女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她的爱人夏永潮也以其在中医理论和临床上的卓越贡献,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首批“甘肃省名中医”荣誉称号。他们中间,还有中国妇科内镜医学——宫腔镜诊治医学的奠基人夏恩兰,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孟宪慎,在镇原县党原镇卫生院奉献了一辈子的满族医生王富庆、夫人霍瑞莘,在周总理身边工作了十九年的省人民医院离休干部何可英,等等。

  在高寒缺氧的玛曲草原,一位毕业于上海医学院的青年医生不但救治伤者无数,挽救了许多藏族同胞的生命,还娶牧民出身的护士为妻,他的大女儿成人后嫁给了当地牧民青年,现在,他们一家三代人在玛曲从事医生、护士的职业。藏族同胞说,在我们心里“曼巴”(医生)就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曼巴”。这位“草原曼巴”,就是党的十八代表、2011年中组部表彰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感动中国·2010十大骄子”王万青。

  那段时间,在甘肃工作过的,还有中科院院士毛江森、陈可言、陈可冀,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原卫生部部长陈敏章等一大批知名专家教授,他们情牵第二故乡,为甘肃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牵线搭桥、献计献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他们扎根基层、艰苦创业、奋发有为的敬业精神,折射的是执着追求、忠于使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展示了我省医疗卫生工作者的时代风采,使我们受到一次生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也使我们感受到一代又一代医疗卫生工作者为了人民的健康事业,薪火相传、不懈努力、执着追求的强大精神动力。他们的动人故事至今在老百姓中碑口相传,他们的崇高精神,已经成为年轻的医务工作者响应时代号召,奉献基层,扎根基层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人生追求。

  “六二六”医务工作者扎根陇原,为甘肃人民的健康和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到来,把甘肃的医疗水平提高了一个层次,他们培养了学生,带出了队伍,使甘肃的医疗水平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在全国处于较高的水平,他们以自己高尚的医德和救死扶伤的精神,影响、教育和感染了几代陇原人民。

  四、留下“六二六”活动的永恒记忆

  怀念“六二六”赴甘医务工作者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挖掘保护传承工作,学习他们的奉献精神,留下他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此,建议卫生部门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拍摄纪录片,抢救性挖掘“六二六”文化遗产。深入北京、上海等地的有关医学院校、医院等,对健在的参与者、见证者、知情者进行深入采访,拍摄尚存的历史遗迹、遗物,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力推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和甘肃卫视及各大网络平台播出,留下甘肃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永恒记忆。

  2、开展课题研究,出版“六二六”问题专著。系统、完整地记录“六二六”活动在甘肃的历史,弥补全国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方面的研究空白。将专著捐赠给全国各地方档案馆、图书馆、高校和其他社科研究机构,让图书进社区、进农家书屋,为后代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3、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教育价值。对有价值的“六二六”医院遗址,审报、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开发利用。将其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合当地历史,大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进一步体现医院公益性,增强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支持和对医务工作者的理解。

  4、加强文化建设,开展宣讲活动。救死扶伤需要精神文化支撑,医疗卫生系统要利用“六二六”纪念日、医师节、护士节等,举办报告会,开展“六二六”专题宣传教育。在院史展览中,呈现、突出这部分内容,结合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抓弱项补短板,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新一代医护人员,把“六二六” 精神学习和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常态化开展下去。

  5、采取具体措施,做好宣传推广。在甘肃卫健委网站、杂志和各医院网站等,开辟专栏,对甘肃已有的“六二六”研究成果和“六二六”先进事迹、模范人物,进行推介和宣传,并有计划地向主流媒体和“学习强国”“今日头条”等媒介推出、连载,扩大覆盖面、影响面,增强宣传效果。

  执笔:

  省政府文史研究馆研究员 姬广武

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版权所有  陇ICP备 19002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