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 咨政建言

传承与保护少数民族生态文化 促进国家公园建设的建议

时间:2023/05/31/ 14:58      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建设的任务,并提出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中华民族的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传承与保护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有利于促进国家公园的建设,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举办的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贺信中指出: “中国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国家公园在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同时,也应当考虑原住居民的协调发展,考虑为国家公园内的少数民族谋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自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以来,中央先后审议通过了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祁连山、海南热带雨林等10处国家公园试点,涉及甘肃、青海、吉林、黑龙江、四川、陕西、湖北、福建、浙江、湖南、云南、海南等12个省,总面积超过22万平方公里。

  我省大熊猫国家公园已经被批准为首批5个国家公园之一,祁连山国家公园将于2023年正式获批。目前我省正在立项的国家公园还包括若尔盖国家公园、六盘山国家公园。因此,我省将会有4个国家公园,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公园省”。

  一、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内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现状

  2019年10月,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国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的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民族和文化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名列世界前茅,少数民族居住区域与国家公园分布区重叠度很高。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民族地区和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人口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同时对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维护民族团结与统一、保障国家安全与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国家公园作为自然保护地的主体,其园内少数民族群体既关注自身生活习惯的保持,也关注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国家公园利益相关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但国家公园的建设可能导致少数民族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而引发就业机会、经济收入、风土人情、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等系列连锁反应。

  经统计,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总面积为2241.57万公顷,其中涉及少数民族的行政区域面积达到1917. 59万公顷,少数民族区域占比达85.55%。祁连山国家公园涉及少数民族行政区域面积470.63万公顷,占祁连山国家公园总面积502.38万公顷的93.69%。我省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范围内,包含了集中居住的蒙古族、哈萨克族、裕固族、藏族、白马藏族等6个少数民族。国家公园内集中居住的少数民族居民是长期生活在国家公园内的原住居民,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已经与自然地理环境相融合,对国家公园内的自然状况有着深刻理解,与国家公园联系最为紧密,是一个区域内文化和精神价值的直接体现。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是指少数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关于自然、生态、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和价值观。这种生态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崇尚自然少数民族尊重自然,认为自然界万物都有灵性,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可贸然破坏;二是敬畏生态少数民族敬畏生态,认为生态系统是生命共同体,应当保护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少数民族主张人类应该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例如: 哈萨克在其发展过程中,孕育了独特的保护草原、珍惜草原、与草原和谐相处的草原文化。“人来自于泥土,马来自于风,牛来自于水,骆驼来自于盐碱,妖魔来自于火。”这些是哈萨克族祖先对世界、人与自然的朴素认知。哈萨克族认为,世界上没有多余的生物,大千世界生存的万物都是生态平衡需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生物界有着相互配合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不能伤害它们。哈萨克族认为保护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物如同保护自己的子孙后代,对万物施以博爱,是人道主义的象征。哈萨克族先民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哲理名言和谚语。流传下来的通俗易懂的谚语是一代又一代哈萨克族人民环保智慧的结晶,而且含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比如说:“不要拔掉青草,否则你的生命会像它一样短暂。”裕固族和藏族为了保护草场,促进牧业可持续发展,他们采取轮牧、休牧的方式,将牧场分为春、夏、秋、冬四季牧场,根据时令的变化选择放牧地点,使草场不因过度放牧而遭到破坏。在裕固族日月崇拜的传说中也有体现,“日月是一对情人,而这对情人正是自己的父母。日月交替是父母交替轮牧”。裕固族人不仅把树木当作是被敬畏的对象,而且被认为是预示着集团命运的象征物。裕固族认为树木是有生命和灵魂的,不得砍伐,否则就是犯罪。

  裕固族受萨满教的影响信仰狼和鸟,因此,他们禁食“尖嘴圆蹄”的动物,即鸡、鱼、马等,不打杀鹤、雁、鹰等,认为“尖嘴”动物即鹰与天神最近,鸟类帮助鹰往天上送过祖先的灵魂。另外,裕固族的剪鬃仪式体现了裕固人对动物的保护和重视,小马驹长到一周岁进行了剪鬃仪式后才可使用。如格言中所说,“马驹剪鬃才算马,娃娃剃头才成人”。

  国家公园周边的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既是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更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原住居民作为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主要诉求包括:一是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提升家庭经济生活水平; 二是公共环境和服务的改善,包括自然生态环境,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 三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二、国家公园内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国家公园内的原住民几乎是全民信教的少数民族,崇拜神山圣湖的宗教观念和重视寺院的思想已根植于每一个少数民族民众心中,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生态文化遗产。但国家公园的创建,因设立核心区的需求,很可能产生如下矛盾:一是位于核心区的寺庙若强行搬迁,极易引起原住民的不满;二是生态移民导致的整体搬迁。游牧民族定居后,延续了千年的游牧文化和生态文化将断裂。因受高寒、阴湿、独特的地理环境影响,国家公园内生活的原住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特定的逐水草而居的生态游牧文化,为保护草原生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若牧民的游牧生活方式因国家公园的设立而发生重大转型,无疑会导致宝贵的生态文化传承链和传承载体消失,国家公园保护将失去最为宝贵的、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态文化基因,这种传统生态文化的消失将是现代环境教育无法取代的重大损失,不利于国家公园的保护与发展双重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阶段,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原住居民与国家公园的关系,特别是如果不从少数民族发展的实际出发,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之路必将受到阻碍。

  三、传承与保护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对策建议

  一是良法善治,推动国家公园精准执法。根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良法“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因此,建议尽快理顺《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自然保护区法》《草原承包经营权证》《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方案的通知》(甘政办发〔2015〕27号)及《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分区优化调整前期有关工作的函》(2021年1月)之间的矛盾,对国家公园内一般控制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或维修精准执法,落实“一园一法”要求,推动良法善治,实现国家公园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公平正义。

  二是化解矛盾,保护国家公园内的重要历史遗迹。《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分区优化调整前期有关工作的函》(2021年1月)指出,“自然保护区原核心区和原缓冲区有以下情况,可调整为一般控制区:自然保护区设立之前就存在的合法水利水电等设施;历史文化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重要人文景观合法建筑,包括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址遗迹、寺庙、名人故居、纪念馆等有纪念意义的场所”。因此,国家公园设立的规划应将少数民族的寺庙等宗教场所及历史文化遗迹纳入一般控制区,规避自然保护与文化传承之间的矛盾。

  三是创新理念,用特色民族生态文化保护国家公园。国家公园内的少数民族是马背、牦牛背上的生态民族,他们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对自然的敬畏、对神山圣水和野生动物的保护已经根植于他们的生活理念中。这些宝贵的生态文化非常有利于国家公园的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于文化发展与传承不能数典忘祖,将具有民族性的文化和精神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力量。因此,建议改变自然保护的传统固有思维模式,在已经批准的国家公园及拟建的国家公园内,大胆创新保护理念,将国家公园内的牧民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态民”,将牧民作为保护的核心力量看待,给予他们适当的生产生活用地,允许他们饲养少量家畜以保障生计,并将国家公园的部分保护经费发给牧民作为保护补贴,通过生态补偿弥补牧民的生计收入,培训农牧民参与国家公园的保护,这样既能传承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态文化,又能激发牧民参与保护的积极性,还能为国家节约大量成本,是一个多赢的模式。

  四是创新发展,在国家公园入口社区修建民族文化博物馆。建议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在国家公园入口社区修建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展览馆、博物馆、自然教育中心等,不仅能够传承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和历史文化,而且能够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促进当地牧民产业转型,为少数民族传统社区创造替代性生计。国际上国家公园管理的成功经验表明,将原住民的传统文化纳入国家公园管理能够有效解决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非洲萨赫尔曾经是一个庞大的贸易帝国,生态环境良好,但这些国家现在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人民在贫困中挣扎。研究表明,他们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制度没有充分依赖当地原住民的参与,原住民的传统生态文化传承链被割裂了。可见,将对人类影响了几千年的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为载体,以植根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神山”或“龙山”崇拜、动物崇拜、植物崇拜、生活禁忌、生活生产方式及宗教信仰作为传承生态理念和环保行为的非制度要素,探索保护与发展协同增效,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加少数民族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而有效促进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五是多元融资,设立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保护基金。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传承与保护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有助于提升我省的文化软实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政府、企业、基金会和社会组织的协同融资,设立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保护专项基金,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格局,推动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保护与传承。

  执笔:

  省政府文史馆研究员、兰州大学教授 丁文广

  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雪莲

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版权所有  陇ICP备 19002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