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 咨政建言 >> 建言献策

关于建立“兰州移民文化博物馆”凝聚“强省会”行动强大精神动力的建议

时间:2023/03/22/ 17:26      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姬广武 省政府文史研究馆研究员

  兰州,是多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为中华各民族间的交往、团结和发展作出过历史性贡献,至今依然保留着各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多种文化交汇,是兰州城市永葆活力的源泉。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凝聚省委省政府“强省会”行动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在“精致兰州”建设中深入研究、挖掘兰州移民文化,建立“兰州移民文化博物馆”,生动呈现兰州历史文化多元的内涵和民族浑融的斑斓色彩,适逢其时,势在必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兰州——多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兰州的黄河以南、以东地区纳入秦的版图。为了抵御匈奴进攻,秦王朝以黄河为边界,沿河设44县(城),作为边防要塞,最西的一个是榆中城,从此,兰州有了历史上的第一次移民。秦兵在今黄河南岸的东岗镇一带“因河为界”“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在榆塞之中的据点和县治就命名为榆中,明确了秦国在今兰州地区的统治。为巩固这些新占领的地区,秦王朝又遣发罪犯充实沿边诸县,还以拜爵等办法鼓励平民向这里迁徙。

  兰州作为两汉以来中央政权的西部重镇,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向这里移民、充边。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大动荡、大分裂时期,同时又是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这一时期兰州地区的战略地位显得更为重要,成了各政权争夺的重点区域。这一特殊的地位,决定了曹魏一开始就对金城十分重视,派遣来这里执政的都是些文韬武略、精明廉洁的官吏;隋唐时兰州地区不仅是联络内地与西北地区及西域的孔道,而且还是内地与青藏高原间的纽带。茶马互市作为内地所产茶叶与少数民族所产马匹的一种特殊民族贸易,在兰州地区开始兴起。在民族交往日益密切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互争雌雄、金戈铁马的战争,以及频繁的贸易活动和宗教文化的交流;明代洪武五年,统治者将都城南京周围的豪门大户进行迁徙,同时也从汴京征发了17个姓氏的居民移民到甘肃中部。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封诸子为藩王,其第十四子朱楧被封为肃王,就藩府甘州。惠帝建文元年,肃王府由甘州迁到兰州后,将兰州由县的建置复升为州,兰州人口也随之增加到6342人。今天的兰州城区就是从明代开始发展起来的;清代是兰州发展最快的时期,康熙年间陕甘两省分治,甘肃行省由巩昌迁到兰州。乾隆三年又将兰州提升为府,与皋兰县 (今城关区) 同治。乾隆二十九年陕甘总督由陕西移驻兰州,兰州逐渐成为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二、关于建立“兰州移民文化博物馆”的构想

  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移民活动和由此产生的重大影响,“兰州移民文化博物馆”可以包括以下几个版块。

  第一版块:问我祖先何处来

  在兰州地区的历史发展长河中,重大的军事行动和政权更迭,带来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也有一些人因经商等原因自动迁移而来,逐渐变成土著。历朝迁民为兰州文化奠基,对巩固封建统治,开发边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汉以前,今永登是匈奴、羌人等少数民族集居之地,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因政治、军事、自然等原因,周边居民迁进迁出,民族之间集散、融合,变化情况十分复杂。至今,全县有18个民族之多;榆中地处少数民族聚居边缘区,是古代中原王朝与西部少数民族争夺的战场。由于战争的原因,加上秦、明两个朝代多次守卫、戍边、屯田,迁移了较多的内地移民或谪民充边,羌、戎、氐、月氏、匈奴等十多个民族在这里聚居过 西固区柳泉乡原叫西柳沟,柳泉乡目前有史可考的姓氏有二十来个,竟有一半姓氏的先祖都是随明肃王移藩来兰的,且大都是明肃王的护卫随从和文官武将。

  肃王册封来甘时,大批江南之地的公侯大臣、军政护卫、商贾眷属以及百工之人也随之迁徙来兰,人口达数万人之多。据史料记载“明之初,兰人自江南迁徙而来者十居八九”,这些人来兰后形成了新的移民群体,一时间,兰州满城吴音,服饰皆如江南。他们将原籍的民俗风情带入新的环境,在与土著各民族长期的生产、生活交流中,相互融合,不断地交流演变,形成了新的习俗。如今我们还能从兰州地名、沿袭、称谓、方言词汇、饮食、民间传说等方面依稀可见江南遗风的蛛丝马迹。如“皋兰”,就是匈奴语的译音。“阿干”则是吐谷浑语里哥哥的意思。兰州城中的道路,均按江南习俗大路为街,小道为巷的名称拟定,如今兰州的一些移民后裔还能准确的讲出其先祖在原籍的街巷名称。与江南移民遗风有关联的地名还有小西湖、桑园子等,都是兰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兰州历史上民族之间的争战与共处,形成了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的局面,内地移民带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部分游牧的少数民族得以定居,各民族的杂居加速了少数民族的汉化。不同民族间的频繁交往、互相融合、彼此渗透,人们的精神素质、价值取向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无不留下了多元文化融合的内涵。今天,普通话成为兰州的名片,外地人普遍的感觉是,语言的沟通和交流很方便。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和西北区域经济中心,兰州依然以巨大的人口流动凝聚了数以百万计的外来人口,在新兰州的沃土上开拓、创业、发展、共赢,成为一座真正的移民城市,形成了它多元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交融的斑斓色彩。

  第二版块:抗战的大后方

  抗战爆发后,兰州的战略地位变得骤然重要。内地工厂大举迁来,沦陷区的难民大量投奔这里,许多东北移民落籍兰州。随着人员、资金、货物西流,兰州出现了现代第一次移民高潮,人口由1935年的96000余人,增加到1944年的170000人,兰州在抗战的烽火中壮大。突出表现在:

  一是沿海技术人才西迁,近代兰州工业起步。国民党政府工业重心开始转向大后方,沿海工业的一些设备、资金与技术人员西迁兰州。同时,政府与社会各界人士,也开始注意到西北地区的重要性,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建设资金、交通工具及其他条件,相应得到改善,这就为兰州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促使工业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工厂数量迅速增加,工业类别逐步健全,近代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从1938年1月至1944年6月,兰州的工厂由27家猛升到246家。兰州近代工业的设备,资金和技术力量均有了较大增加,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二是商人大量涌入,兰州商业异军突起。京、津、晋一带的商人和商业团体及流亡人口陆续迁往兰州,人口大量涌入,出现了遍布于全市的小商业经营者,成为兰州私营商业迅速走向繁荣的催化剂。1945年前后,兰州的商店总数已达到2095家,营业总额增加到10亿多元,店员人数也达1.3万人之多。外地商人移居兰州,大规模经营商业,使各地先进的经营方式传入兰州,为兰州商业的发展及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代兰州商业的发展,使兰州再次扮演了“丝路”重镇的重要角色;三是实业学堂、文化事业在战火中兴起。大量人口的迁移,也为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兰州实业学堂得到进一步的充实与扩展,“工合”学校出现,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各类与实业相关的高等学府相继兴办。今日的西北师范大学就是在那时候从北京,经陕西一路搬来的。兰州人口的骤增,还使文化事业呈现出繁荣景象。

  第三版块:内地援兰,岁月如歌

  1949年底,兰州市城市人口总数仅为19.97万人。新中国建立后,兰州进入有史以来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阶段。来自全国各个省份的人们不断汇入兰州建设的洪流中,到1960年底,城市人口的数量已经激增到85.76万人。

  建国后,党中央把兰州列为重点发展城市,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在兰州兴建的就有8项。为此,整个50年代,建设者从四面八方汇集兰州,特别是老工业基地东北,派出数以万计的技术人员千里迢迢支援兰州。在兰化、兰炼建设中,全国人民更是给予了大力支援,许多知识分子、技术人员毅然放弃内地优越的生活条件,投入到了建设兰州的大潮之中。

  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商业、饮食服务业的发展步伐必须大大加快,但在当时仅仅依靠兰州乃至甘肃的力量很难办到。关键时刻,上海市伸出无私真诚的援助之手,行业涉及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全部是在经营上有特色、社会上有影响,质量、服务上有优势,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企业,并且是资金、人员、企业整体搬迁。仅半年时间,便基本完成了企业援兰的搬迁工作。同时,还从上海搬迁了一批工业企业到兰州落户,共计114家,迅速填补了兰州在这些领域的空白,也为甘肃轻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人口的大量迁入,为这块土地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成为兰州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兰州迎来了发展最快的黄金时代。

  第四版块:三线建设,金城再添生力军

  2010年,为兰州和国家军工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黄)河北三厂”的长风厂、万里厂、兰飞厂被列入“工业遗产”。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央作出了将部分企业西迁的重大决策,当时称为“三线”建设。在“加强三线建设”的方针指导下,国家各部委的几千名职工分别由江西南昌、辽宁鞍山、河北宣化和北京等地调兰,建工部第四工程局8000名职工由广东茂名等地驰兰;建设部和天津、东北等部门和地区也纷纷向兰州伸出援手,先后迁建了西北油漆厂、新安电机厂、兰州长津电机厂等至今声誉卓著的企业;1965年化学工业部作出决定:抽调天津油漆厂180人,沈阳油漆厂120人,大连油漆厂50人到兰州新厂工作,缺口从部属其他企业内调迁。抽调的人员主要是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西北油漆厂生产的油漆,便很快从兰州源源走向了世界。

  第五版块:北京医生,兰州城里矗丰碑

  2012年1月,“6·26”甘肃医疗队荣膺“感动甘肃·2011十大陇人骄子”特别奖。这是甘肃人民对北京赴甘医务工作者的最高褒扬。

  1965年6月26日,毛主席作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指示,史称“6·26指示”。在较短时间内,卫生部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医学院系统、北京市各级医院选派了2000多名医务工作者到甘肃安家落户,为农民群众防病治病。省级医院的医疗水平,七八十年代在全国都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因为各大医院都有一批从北京来的医生、科主任和教授。

  1978年4月,甘肃中医学院(现甘肃中医药大学)正式成立。重师兴教,人才是关键。省委、省政府把战略目光投向了大批在甘肃基层工作的北京“6·26”医务人员,他们中间,有许多学贯中西,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教授。就这样,以来自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主的一批中年知识分子,被选调到学院任教。1980年,通过全省统考,又从这批人员中选拔了一批优秀人才。这两次高精尖人才的引进,极大充实和加强了中医学院的师资队伍。他们既有扎实深厚的医学理论知识,又有多年农村基层工作的丰富临床诊疗经验,人员总数占到学院建院之初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达40多名,成为甘肃中医学院教学工作和学科建设的奠基人,支撑起了甘肃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的擎天大厦。以北京“6·26”医务工作者为骨干和主要力量在兰州建立的医疗卫生机构还有甘肃省卫生防疫站、甘肃省肿瘤医院、甘肃省新医药研究所等。他们献身兰州,为人民的健康和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980年前后,因为落实政策、工作需要、家庭困难等原因,一些人又回到了北京,一些医院迁回原址。但是,他们带出了学生,培养了队伍,他们高尚的医德和救死扶伤的精神,兰州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第六版块:民族融合、团结进步的大舞台

  兰州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走向了改革开放,走向了新时代,八方商贾齐汇金城,掀起了兰州新一轮移民潮,掀起了一个新的交流融合的高潮,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和传播总是双向的。大量移民迁入兰州并集中在这里,且都具有数量大、迁移时间长、迁入地集中、文化素质高和经济实力强的特点,加上兰州重要的地理位置,在传播学术文化方面的影响巨大。

  兰州地区户籍人口中,全国56个民族均有居住,是人口流动较大的地域,具有极强的“拉力”,这个“拉力”,就是包容与吸纳。天南地北的人们汇集于此,带来了不同的风俗、习惯以及性格、气质、体质的特点,这些特点在特定的城市空间里互相碰撞、融合,构成这座城市宽容的个性,以她博大的胸怀拥抱新的观念和新的风气,为兰州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人文环境。兰州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城市,开放、机遇、理想、效率、奋斗等都是这个城市的精神,不论是这个城市的普通市民还是这个城市的管理者,都在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而多种文化交汇在一起,就形成兰州所具有的独特心态——不封闭、不排外,有较强的包容性。彻底的兼容性与巨大的包容性,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倍感舒畅,这也正是这个城市永葆活力的源泉所在。

  三、推动兰州移民文化传承,谱写强省会行动新篇章

  丰富的移民资源、多彩的移民文化,是兰州发展的富矿。建设兰州移民文化博物馆,激发兰州人民的自信自强精神,必须传承兰州优秀传统文化,实施抢救性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深入挖掘兰州优秀传统文化与文明赓续传承的基因密码,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一)成立“兰州移民文化博物馆”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建立由甘肃省政府、兰州市政府领导和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组成的省市级联系协调机制,办公室设在兰州市委宣传部。由甘肃省和兰州市及各县区,省(市)国资委、民宗委、文旅厅(局)、党史办、地方志办公室、部分迁兰大企业组成工作班底,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统筹规划,统一部署、统一领导、统一协调,形成上下贯通、运作高效、协调一致的体系,并做好选址建设等总体规划。兰州黄河文化建设与兰州移民文化建设一脉相承,相得益彰,建议在兰州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共同规划,同步推进。

  (二)建立“兰州移民文化研究院”

  对兰州移民文化进行系统研究,是对历史传统的延续。依托省政府文史研究馆,建立“兰州移民文化研究院”,把兰州移民文化研究院办成兰州移民文化的研学基地。开展秦汉以来兰州移民活动、移民文化的系统研究。编辑出版兰州历史文化丛书,举办兰州移民文化学术交流。

  (三)开办移民文化大讲堂

  开展“强省会”行动,建设“精致兰州”,需要进一步弘扬移民精神。兰州移民文化底蕴深厚,讲好黄河故事、移民故事,十分重要。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等形式,举办主题培训和宣讲活动,让新一代兰州人在历史长河与时代律动中,感受生生不息的中华文脉,增强兰州人民的文化自信,更好地繁荣兰州各项事业。

  (四)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移民文化是甘肃精神的生动体现。做好历史传承,重温革命传统,传承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立足移民文化博物馆,对全市中小学生、高校学生、机关干部和广大市民进行兰州历史的教育和熏陶,不断激发大家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创业激情。

  (五)留下城市发展的美好记忆

  对兰州移民文化进行抢救性保护和挖掘。加强对各种历史文献、资料、实物的收集整理和抢救保护,对标志性建筑、作为特殊遗址予以保护。开展寻找亲历者和见证人活动,拍摄影像素材,形成口述档案。广泛搜集相关图像资源和图像采集,出版大型画册《兰州移民文化》。借助数字化技术进行记录保护和“回归”,打造《兰州移民故事》系列短视频,对那些已经消失的“兰州品牌”与“兰州制造”进行记录和抢救。还原与展示兰州移民文化的厚重和辉煌历程,以独特方式传承兰州辉煌灿烂的文明,并将研究成果列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推动研究成果转化。

  (六)着力打造“五个兰州”

  实施“强省会”行动,弘扬移民精神,凝聚新动能势在必行。首先应考虑甘肃在国家大局中作为生态屏障、能源基地、战略通道和开放枢纽的功能定位,其次要考虑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以“强省会”实现“强全省”,充分发挥兰州市主战场、主抓手和“火车头”的作用,着力打造创新兰州、制造兰州、开放兰州、生态兰州和服务兰州,引领带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追赶跨越。

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版权所有  陇ICP备 19002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