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 咨政建言 >> 建言献策

省政府文史研究馆关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及文化强省建设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1/11/16/ 17:32      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关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及文化强省建设的调研报告

  2021年5至8月,省政府文史研究馆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甘肃文化强省建设两个专题,组织40余位馆员、研究员,分三组赴庆阳市、平凉市、临夏州、天水市、陇南市、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嘉峪关市等9市(州)开展实地调研。调研活动采取现场考察、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走访了解等方式进行,调研面广,针对性强。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调研组结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相关文件精神,形成本报告。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十三五”期间的建设成就

  2013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支持甘肃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整体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十三五”时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围绕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高效组织、全力推进,文化建设不断加强,社会文明程度整体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文化艺术创作生产亮点频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显著发展,对外文化交流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取得比较显著的成绩。

  (二)“十三五”期间存在的问题

  调研发现,各市(州)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对国家级平台的建设认识不高。“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文化强省建设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各市(州)在推进这一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关注点更多的在项目建设上,较少从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样的高度认识和谋划“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从而在重视程度、规划立意上还有不足。

  其次,项目建设力度不够。一些建设项目就当地而言,有一定的成绩。但着眼全国、丝绸之路沿线整体,就会发现,目前所取得成效的典型性、知名度、影响力十分有限。不少项目对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文化强省建设产生的示范性不足、推动力不强。

  再次,建设目标不聚焦。各市(州)在落实“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十三五’规划”中的项目时,项目小而散、落地不及时现象比较普遍。而且,市(州)与县之间的规划、县与县之间的规划相互衔接不够,建设目标不集中,集聚效应不明显。

  最后,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受经济欠发达等条件制约,全省各市、州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以天水市非遗保护为例,天水市共有非遗国家级代表性名录项目8项,省级50项,市级144项,县级505项。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人,省级56人,市级427人,县级844人。市财政每年仅列支50万元非遗保护专项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二、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及文化强省建设的建议

  “十四五”期间,甘肃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甘肃文化强省建设两个专题,调研组提出以下10条认识和建议。

  (一)深入分析研究和准确把握省情市情,进一步明确“三区”定位和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工作非常关心和重视,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这其中,关于文化建设的论述对我们加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甘肃文化强省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需要我们反复学习,深刻领会,把此项工作摆在重要日程抓紧抓好。2021年9月2日,我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十四五”规划》通过审议。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贯彻国家战略,立足省情,结合市(州)情,落实《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十四五”规划》,推动甘肃文化强省建设。

  “十三五”时期,《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总体方案》中的“三区”分别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现代都市圈文化产业区。随着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到来,文化强省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调研组建议将“三区”功能进一步明确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华夏文明对外交流区(河西)、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区(陇东南)、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华夏文明融合发展区(陇中)。这样的划分,可使各区的建设目标更加明确,相互间可形成互补优势,更好地实现“传承”“创新”两大中心任务,也可以更好地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大战略。同时,建议各市(州)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开展专题学习、专题讲座、专题研讨,全省各地各部门要强化责任担当,加大统筹协调,推动任务落实。要使全省人民对“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人知人晓,真正让“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块金字招牌亮起来,更好地服务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挖掘甘肃长城、长征、黄河特色文化内涵,走在全国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前列

  2019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审议通过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方案》和《纲要》为如何合理利用长城、长征和黄河三大文化资源及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甘肃是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一定要充分挖掘甘肃长城、长征和黄河特色文化内涵,讲好长城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黄河故事”,把建设国家文化公园作为“十四五”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文化强省建设的重点内容,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促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文化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弘扬优秀地域特色文化

  2021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寄予的殷切厚望。截至目前,甘肃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扩展名录的有83项。但众多非遗项目传承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如:河西宝卷等传承后继乏人,甘南唐卡艺术宣传弘扬、藏医药研究保护等探索性非遗项目进展缓慢,茶马古道等新项目储备研究和升级论证力度不够,等等。这种情况与甘肃国家级非遗项目众多且多样性特征鲜明的实际状况极不相符,与国内发达地区的非遗产业发展差距甚大。同时,非遗项目在支撑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贡献度也十分有限。因此,我省应积极行动起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的职能,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使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四)加大对红色文化的挖掘与研究,庚续红色血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新时代更需要发挥好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两当兵变”是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成功发动的一次武装起义,“南梁精神”蕴含的坚守信念、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重要精神谱系,“会宁会师”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取得胜利的重要标志性事件。目前要深化对“两当兵变”“南梁精神”“会宁会师”的挖掘和研究,组建省级研究团队,将“两当兵变”“南梁精神”“会宁会师”研究列为甘肃省社会科学重大研究课题,力争将南梁红色大景区、两当兵变纪念馆、会宁会师纪念馆建成为全国红色旅游重要目的地、全国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

  (五)加强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擦亮我省文化金字招牌

  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强调指出:要加强敦煌学研究,努力建设国际敦煌学研究高地,掌握敦煌学研究的话语权。总书记的指示,给甘肃文化建设和敦煌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要动员全省科研力量积极参与建设,重点支持敦煌研究院建设石窟壁画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兰州大学建设一流的敦煌文献研究基地,支持西北师范大学建设一流的“‘敦煌学’课程建设中心”(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课程获批为2006年国家首批精品课程,《敦煌学概论》获批为2020年国家首批一流本科课程)。通过敦煌学高地建设,引导世界各国学者讲好敦煌故事,分享甘肃文化独特魅力,传播中国好声音。

  (六)加强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1年8月,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甘肃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可以通过设置“西北地区多民族共同开拓西北疆域研究”等为甘肃省社会科学重大研究课题的方式,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大家庭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通过统一规划,有计划的对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进行再挖掘、再整理、再研究,力争形成一批新的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精心设计谋划,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七)挖掘陇原农耕文化内涵,弘扬旱作农耕的奋斗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甘肃地域辽阔,地势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是中国旱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传统农业文明历史悠久。通过建设农耕文化博物馆、村史馆等,挖掘展示陇原农耕文化内涵和悠久历史,弘扬旱作农耕生产的奋斗精神,充分利用传统民俗和节庆活动,开展农耕文化社会教育和农民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努力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八)动员社会力量,引导民营企业等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建设

  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是服务人民,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准,这既是政府的职责,更需要社会的参与。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及文化强省建设中,民营企业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一般而言,民营企业家往往具有较强的开拓精神,相当一部分企业家具有文化情结,对于地域文化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可制定鼓励政策,在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的基础上,鼓励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社会资本参与文化领域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优化金融要素资金配置结构,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同时,也可以吸引省外关注文化建设的企业团体投资文化产业,壮大甘肃文化产业的建设力量。

  (九)加强特色品牌建设,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立足特色文化,紧扣文化强省和旅游大省建设目标,围绕敦煌文化、长城文化、长征文化、黄河文化、始祖文化、民族特色文化等,强化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引导省内外画家、作家、摄影爱好者,围绕长城、长征、黄河三大主题公园建设进行专题创作。通过创作更多的紧扣时代主旋律的优秀作品,扩大华夏文明的影响力,提升华夏文明的凝聚力。实施文旅融合工程,建设华夏文明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使文化旅游业成为推动区域绿色发展崛起的首位产业和支柱产业。加强与周边省份的合作,推动甘肃陕西关天经济区文旅产业一体化建设,推进陇南天池和万象洞景区与四川九寨沟景区、景泰黄河石林景区与宁夏沙坡头景区等系列旅游精品线路的连通,促进我省文旅产业跨省合作。

  (十)讲好甘肃故事,推动华夏文明走出去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民心相通的重要作用,提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十四五”期间,可以通过开展“丹尼索瓦人专题研究”、推动大地湾遗址进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点进程、建设“大地湾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进一步深化“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主题研究,讲好甘肃故事。通过跨省联办、省内多地合办等多种形式举办“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高质量文化活动,“点亮”甘肃对外交流的平台,推动华夏文明走出去。

  附件1:

关于加快推动南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建议

省政府文史馆研究员、西北师大教授  漆子扬

  一、项目背景

  南梁位于华池县东北部,地处陕甘交界地。上世纪三十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两点一存”的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和新兴地,被称为永远的红区。这里所形成的“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的南梁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同志曾于2009年和2019年两次肯定南梁根据地“两点一存”的重要历史地位,并多次叮嘱,一定要把南梁革命老区建设好,把南梁精神传承发扬好,让老区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过上好日子。

  南梁境内红色资源丰富,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传播广泛,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研学、干部培训的最佳选择地和鲜活生动的教材。因此,加快推动南梁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政治意义,对宣传我党光辉的革命历史具有深远影响。

  二、发展现状

  近年来,庆阳市抢抓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历史机遇,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从2010年至今共开工实施了38个项目,完成投资10.32亿元。先后建成了南梁革命纪念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军委旧址、抗大七分校旧址纪念馆、大风川军民大生产旧址纪念馆、“两点一存”主题文化广场等多个红色文化景点。2014年,南梁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二十个大景区之一,而且是全省唯一的红色大景区。2015年,南梁革命纪念园荣膺中国建设工程质量最高奖项“鲁班奖”。2019年,南梁干部学院入列中组部省(部)级领导党性教育基地备案目录,同年景区列入国家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和国家长征公园建设范围。

  目前,南梁红色景区已发展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和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南梁教学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南梁革命纪念馆晋升为国家二级馆,年接待游客达100多万人(次)。景区规划从2020年度开始,利用五年时间,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陕甘根据地革命遗址遗迹再现工程、南梁红色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南梁特色小镇革命传统体验培训基地建设项目、东华池旅游区建设项目、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南梁景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庆阳市华池县南梁4A红色景区重大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南梁红色大景区清洁能源集中供热提标改造项目、南梁精神研学教育基地等8个项目,概算总投资21.62亿元。同时,配套完善供水、供电、供气、道路、智慧景区等基础设施,提升景区硬件基础功能。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在中央和省上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发展瓶颈制约还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景区道路通达性不够。景区交通建设严重滞后,南(梁)太(白)高速和打(扮梁)庆(城)高速南梁连接线迟迟无法开工,华池通用机场进展缓慢。铁路、高速、航空尚未通达,游客出行不便,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二是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景区内没有大型宾馆,游客住宿、餐饮接待能力有限,不能满足游客和干部培训的食宿要求,旅游收入不足,难以保障正常运转。同时,景区配套的水电暖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智慧景区建设还有很大差距,制约了景区的发展。

  三是景区旅游项目单一。旅游项目和产品单一,缺少参与式、游学研类、体验类项目,游客停留时间较短,旅游产业链条短,制约了地方经济收益。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游客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红色旅游产业带动效果低于预期,不能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

  四、项目建议

  一是加快景区道路交通建设。建议省级层面在十四五期间加大对革命老区华池县的交通规划,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大力推动南太高速、华南高速,以及华池通用机场的建设进度,争取将兰太和兰汉铁路的建设线路经过华池并设立站点,并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加快革命老区的交通网络建设。

  二是全面补齐基础弱项短板。以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契机,切实提高南梁红色景区接待能力,不断完善景区基础功能。积极扶持长征文化公园陕甘根据地革命遗址遗迹再现工程、南梁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南梁特色小镇革命传统体验培训基地建设、南梁精神研学教育基地建设、长征公园南梁景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南梁红色景区重大旅游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全面补齐景区在基础设施、智慧景区建设等方面的弱项短板,满足游客的需求。

  三是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紧扣红色旅游服务发展新动向和景区发展实际,建议从景区基础配套设施完善、红色遗址遗迹打造、参观流线设计、安全维修保障、党史研究、文保利用开发、旅游市场开发等多方面支持景区建设和发展,指导科学编制红色旅游发展规划,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推进景区建设。同时,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体育赛事、农耕文化、边塞文化、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高度融合,打造新的“商、养、学、闲、情、奇”旅游六要素齐全的经典红色旅游景区,力争将南梁红色大景区创建成为全国红色旅游重要目的地、全国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研学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中国政权建设试验地华夏文明探源地农耕文化体验地,乡村振兴模范区红色影视剧创作基地

  附件2:

关于筹建河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暨河西非遗博物馆的建议

省政府文史馆馆员、西北民大教授 陈自仁

  河西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区。截至2021年5月,甘肃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下简称“非遗项目”)68项,其中河西14项,占总数的25.58%;省级非遗项目493项,其中河西5市128项,占总数的25.96%。换句话说,甘肃省的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超过四分之一的项目在河西地区。

  数千年来,河西地区相同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培育了相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河西宝卷》为例,其中《武威宝卷》《张掖宝卷》《酒泉宝卷》《永昌宝卷》《嘉峪关宝卷》等,大都同根同源,不仅多数篇目相同,而且内容相似,表现形式相似,现在,却由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金昌市、嘉峪关市各自保护传承、搜集整理、开发利用,造成了政府财力、物力和人力的重复投入和极大浪费。相同的非遗项目,由5个平行的地方政府分散管理,由于重视程度、管理方式和资金投入不同,效果大不一样。除了《河西宝卷》,河西还有不少非遗项目也是如此。随着老一辈传承人的陆续离世,部分非遗项目正面临失传和消亡的危险。

  为此,建议筹建河西非遗保护中心暨河西非遗博物馆。

  建立河西非遗保护中心既河西非遗博物馆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可以概括如下:

  一、河西非遗保护中心与非遗博物馆,既是河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各类文献的收藏保护中心、研究中心,又是河西非遗的开发利用中心,还是河西非遗传承人的培训中心。

  二、建立非遗保护中心与非遗博物馆,可以解决政府在非遗保护传承、搜集整理、开发利用方面的重复投入问题,让政府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发挥更大的效益。

  三、相同的非遗项目由各地政府各自搜集整理、分散保护和管理,改为统一搜集整理、集中保护、开发利用,可以使非遗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有效地助力地方旅游产业。

  四、可以更好地促进河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旅游产业的融合,改善提升河西地区的游览环境和服务水平。

  五、以河西非遗保护中心与非遗博物馆为依托,可设立河西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制定统一的河西非遗保护规划、普查方案,同时开展河西非遗项目的评审、非遗项目传承人的认定等工作。

  六、有利于防止同一非遗项目,各地争相申报、换名申报的现象,同时有利于防止同一项目,各地争相申请保护经费的现象。

  七、有利于河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和传习基地的管理和建设。

  非遗保护中心与非遗博物馆可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河西5市共建,文化和旅游厅直接领导,河西5市共同管理。为了更好地发挥非遗保护中心和非遗博物馆的辐射作用,最好能将其设在河西走廊中部。

  附件3:

打造庆阳模式,促进我省中医药康养产业发展的建议

省政府文史馆馆员、西北师大教授   李并成

  我省庆阳市在发展中医药康养产业方面积极探索,走在全国前列,取得可喜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研究解决,努力打造庆阳模式,为全省中医药康养产业发展提供示范。

  庆阳为中医鼻祖岐伯的故里和《黄帝内经》的起源地,其传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中医药资源丰富,具有发展中医药康养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岐黄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庆阳市为“岐黄文化传承基地”。2013年庆阳又被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示范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生活的需求日益旺盛,庆阳市顺应这一大众需求的市场趋势,积极谋划、实施中医药康养产业行动,加快康养产品开发,以康养拉动文旅全产业链发展。建成了岐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以及一批相关景点及设施,该馆是全国唯一一座以岐黄中医药文化为主题,融学习观赏、研究探讨、诊疗康养、养生休闲为一体的开放性博物馆,为全国最大的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之一。同时,庆阳岐黄中草药种植基地、中药饮片加工基地等的建设也初见规模,发展势头很好。

  然而,庆阳康养产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产业还比较零散,产品缺乏企业的整合效应和带动效应,尚未形成产业化、规模化。二是岐黄中医药文化产业项目涉及多部门和多领域,目前仍存在县区之间、部门之间联系不紧密,行业之间不协调的问题。三是庆阳中医药康养产业的知名度还比较低,其资源优势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尚未成长为全省乃至全国可供借鉴和推广的模式。

  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将打造中医药康养产业发展的庆阳模式列为我省中医药及文旅事业“十四五”期间发展的重大课题,纳入健康中国、健康养老与养老体系建设。依照《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及《甘肃中医中药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以时代眼光和改革思路,制定好康养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扶持力度,形成“中医药+健康+文化旅游”的产业布局,包括传承中医药文化、观赏中医药景观、参与中医药保健养生活动、开展中医药调理疗养服务等基本功能,形成可供推广复制的中国中医药康养产业模式,引导带动全省康养产业健康发展,探索出一个以中医药康养为核心产业的乡村振兴示范基地、乡村三产融合示范区、农旅协同发展示范区和中国中医药康养特色旅游目的地等创新模式。

  要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庆阳市及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应相互协调,紧密配合,全力推进中医药康养产业行动。在“十四五”期间应紧紧抓住国家建设中医养生保健旅游示范区、陇东南地区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的政策叠加机遇,在历史考证、理论研究、遗迹保护、宣传推介、基地建设、网络拓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形成稳定和长效发展机制。

  2、进一步深入挖掘岐黄文化内涵,积极开展面向省内外、国内外的岐黄文化学术讨论与交流。开办岐黄文化研究网站,组织力量推出一批新的研究成果,创作一批新的为老百姓喜见乐闻的影视、戏曲、书画等文艺作品。围绕医祖岐伯、黄帝内经、民族医药古籍等领域,深入发掘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历史价值及现代意义,打造“岐黄中医药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岐伯圣景森林公园、《内经》千家碑林、岐伯博物馆、岐伯大殿、岐黄书画院、岐黄艺术馆、岐伯生物园、展览馆等一批岐黄文化景区,使其成为重要的岐黄文化宣传教育场所。运用多种媒体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擦亮 “岐伯故里”岐黄文化品牌,吸引海内外客商参与开发岐黄文化产业。组织开展岐黄文化知识大讲堂活动,举办岐黄文化研究成果展出和岐黄文化书画作品展览,并且每年以不同形式举行岐伯祭祀活动。 2014年起庆阳市电视台在《健康庆阳》栏目开设《岐黄文化养生》专题节目,主要传授健康睡眠、合理饮食、疾病预防、有益运动、读书养生等养生保健知识,很受欢迎,应坚持办下去,越办越好。

  3、以打造“中药材生态种植示范基地”为重点,不断完善庆阳全市中药材种植、培育体系。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在全市各县区、各国有林场,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水土等条件的品种,大力种植甘草、当归、黄芪、柴胡、板蓝根、大黄等特色中草药,建设中药材景观苗木培育区,并加大科技研发,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谋求高附加值转化,建立起以中药材种植、籽种及苗木销售等为一体的示范基地。

  4、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康养企业培育及其产品的整合研发,重点在标准化、规模化以及科技研发和示范带动上大做文章。庆阳中医药产业目前已形成药材种植、制剂加工、中医养生、理疗保健、食品研发、产品销售、药膳餐饮、保健酒业、休闲体验、旅游观光、教学教育等多种门类,应在此基础上,继续开发面向大众及广大游客的岐黄养生药品、食品、菜品、保健品等系列产品,发展富有当地特色的药膳制作及养生餐饮业,开展传统中医药熏、浴、煨、敷、拔、灸等理疗活动,研制药枕、药腹带、药口罩等保健品,促进中医中药理疗、运动健身等多项保健养生产业发展,形成一定的产业化、规模化,完善产业布局,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构建以产引客,以客促产的康养产业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并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不断开发出新产品。例如,香包产业为庆阳市极富特色、颇有影响的民俗文化产业,为防治当下新冠病毒疫情庆阳推出的“岐黄防疫香包”,已获得生产专利,这一做法就很值得推广。

  5、规划建设中医药康养产业园。庆阳市近年来在调研基础上提出建设中医药康养产业园,这一想法很好,应予以支持帮助,使其早日建成落地,成为引领中医药康养产业全方位发展的一个“龙头”。康养产业园的规模可适当大一些,内容相应丰富一些,引导国内企业参与投入建设,面向国内外游客开放。在园中通过各种相关展示,让游客领略《黄帝内经》的精髓,亲身体验相关保健理疗产品及中医疗法,体验推拿按摩、针刺艾灸、刮痧拔罐、足浴、牵引、磁疗、蜡疗、熏蒸等中医药理疗养生保健项目,学习掌握养生秘诀,增强防御疾病意识。应加快实现岐黄中医药康养产业园整体集聚效应,实现延链式发展。利用产业园以及药王洞养生小镇等,作为带动引领周边区域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窗口。

  6、鼓励支持庆阳在中医药康养方面积极走出去。省政府印发的《甘肃中医中药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提出,支持优势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与产业基地,设立中医保健服务中心及经销店,通过“以医带药”“以药促医”“以文兴药”等方式推动成熟的中药产品以药品、保健品、功能食品等多种方式在海外进行注册认证及推广应用。探索出全国首个以中医疗法服务国际国内游客、全方位康养保健、享用保健理疗产品的可行路径,全力打造农旅协同发展、享誉“一带一路”的康养文化“庆阳品牌”,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窗口和展示平台。

  7、以创建“岐黄中医药养生旅游基地”为重点,大力实施岐黄中医药养生旅游项目。庆阳康养文化的突出特点之一是文旅兼容、农医兼容,中医康养与老百姓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与乡村振兴紧密相连,其产业链可以延伸至千家万户,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应将中医药康养与庆阳市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紧密结合,推出几条优质养生旅游线路,并可开发药浴、沙疗、泥浴等系列项目,供游客选择。积极推广岐黄中医药药膳,以及药茶、药粥、药糕和独特的风味小吃,使游客和大众体会到岐黄养生饮食的绝妙。在全市继续建设一批中医理疗、保健、养生会所,同时大力加强各级医疗机构中医康复科建设。

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版权所有  陇ICP备 19002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