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 咨政建言 >> 建言献策

关于在兰州黄河之畔兴建朱贵将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议

时间:2021/05/11/ 17:04      来源:甘肃省政府文史研究馆

关于在兰州黄河之畔兴建朱贵将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议

赵逵夫

(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西北师大教授 )

  摘要:我国近代民族英雄朱贵将军是今甘肃临夏人,1842年在浙江慈溪大宝山抗击侵略英军时壮烈牺牲,忠骨安葬于临夏市折桥乡慈王村。自1843年浙江慈溪建朱贵祠以来,前后经过五次大的修缮,为浙江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被列入市、区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甘肃临夏作为朱贵将军的家乡,目前只在朱贵将军墓前立了一块文物保护碑,再没有任何地标性建筑。建议在2019年朱贵将军诞辰240周年来临之际,临夏州复建朱贵将军陵园,并在甘肃省会兰州黄河之畔兴建以朱贵将军率领甘肃(包括今青海、宁夏)军队抗击侵略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涌现出的民族英雄朱贵将军是甘肃临夏人,1842年在浙江慈溪大宝山抗击侵略英军时壮烈牺牲。1843年浙江慈溪即建朱贵祠,此祠1963年被列为浙江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附六),1992年公布为江北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被列入宁波市第三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宁波市文物保护部门又于2013年在祠内设立“鸦片战争宁波抗英事迹纪念馆”。

  甘肃临夏作为朱贵将军的家乡,虽然保留了一些珍贵文物,目前只在朱贵将军墓前立了一块文物保护碑,再没有任何地标性建筑。以朱贵将军父子为代表,统领今属甘肃、青海、宁夏的“甘军”英勇作战,当时给予英国侵略者自入犯以来最沉重的打击,不仅是甘、青、宁三省人的骄傲,也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

  建议在2019年朱贵将军诞辰240周年来临之际,临夏州复建朱贵将军陵园,并在甘肃省会兰州黄河之畔兴建以朱贵将军率领甘肃(包括今青海、宁夏)军队抗击侵略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天虽青海、宁夏已由甘肃分出,但黄河仍将这三省区连在一起。

  一、朱贵将军生平简介

  朱贵,字黼堂,又字君山,汉族,甘肃河州(今临夏市)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国侵略者的著名民族英雄。他出身行伍世家,自幼酷爱习武,十七岁以武生入循化营。历任千总、守备、都司、游击、参将等职。道光二十一年(1841)六月,英军再度侵占定海,朱将军被任命为浙江金华副将。二十二年二月四日晨,英军进攻浙江慈溪大宝山,朱将军与所部500余人浴血奋战十馀小时,援兵不至,腹背受敌,朱将军在右臂被侵略者炮火打断的情况下,仍用左臂擎旗指挥战斗,直至咽喉中弹殉国。将军三子朱昭南、季子朱共南相继接过战旗指挥战斗,昭南亦壮烈牺牲,共南身负几处创伤,战旗被侵略者打断之后,他率领余部浴血冲出。当时甘肃皋兰进士颜履敬为浙江试用知县,任此战督粮官,目睹朱将军血洒疆场,高呼“吾不可不救!”率仆人持刀冲向侵略者,也壮烈殉国。近代著名诗人贝青乔在战斗当日下午作五言古诗《过大宝山诗》描写了朱将军血战后战场的惨状,表现出战斗的激烈,表示了无比的敬意。末尾说:“他日拜国恩,四镇庙同峙。”朱贵将军所带领的甘军训练有素,是“最为节制之师”(贝青乔语)。面对武器装备更为先进、人员数倍于我军的来犯者,朱将军及所部英勇反抗、不让寸土,将士无不以一当百,给予侵略者沉重打击,贝青乔所记英军死亡五六百人,英军“载其尸累日不尽,痛哭惊悸,相谓曰:自内犯以来,未有受创若此之重者”(夏燮《中西记事》)。朱将军所部436人壮烈捐躯,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坚决斗志。

  二、浙江宁波慈城镇朱贵祠情况 浙江慈溪民众在朱贵将军殉国第二年(1843)即兴建“高节祠”(俗称“朱将军庙”,1949年后称“朱贵祠”)来纪念这位民族英雄(附一),这座祠位于今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大宝山西麓,即将军殉国处。据(光绪)《慈溪县志》卷十四“坛庙”载高节祠主祀朱贵将军父子,祔祀有西宁镇(今属青海)标左营千总魏启明、下马关(今属宁夏)营都司陈芝兰、西宁镇(今属青海)左营游击黄泰、隆德营(今属宁夏)守备徐宦等。以朱贵将军父子为代表,统领今属甘肃、青海、宁夏的甘军英勇作战,给予英国侵略者自入犯以来最沉重的打击,不仅是甘、青、宁三省人的骄傲,也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相关部门分别在1939、1982、1992、1998、2012年对该祠进行了修缮(附二)。

  三、甘肃临夏州朱将军遗迹 朱贵将军父子牺牲当年(1842)秋天,将军季子朱共南护父兄灵柩返回河州,当地官民“万户冠裳迎远道”(河州举人张和挽诗),朱将军父子的灵柩安葬于河州东川慈王村(今临夏市折桥乡慈王村)。清政府以总兵待遇安葬朱将军,发放丧葬费用,以国家名义撰写祭文,特命父、子两职位世袭。朱共南后亦于1853年在江南作战时牺牲,可谓满门忠义。清廷优恤烈士家属,据朱将军六世孙朱光明老先生介绍,抚恤粮一直发放到辛亥革命前。文化大革命期间,朱家文物遭到破坏,家中原存五道圣旨以及将军战袍等,至今只有一道圣旨幸存,慈王村的朱将军墓被夷为平地。1986年将军第六世孙朱光明先生将侥幸保存下来的一道圣旨无偿捐赠给临夏州档案馆永久保存(附三);神道碑今存临夏州博物馆(附四)。

  四、记载朱贵将军的近代文献 朱贵将军率领甘军抵抗侵略、保家卫国的壮举在近代一些重要史料中均有记载。如《清宣宗实录》、汉宾《英军在华作战记》、夏燮《中西记事》、魏源《圣武记》《海国图志》、俞樾《镇海县志》等,(光绪)《慈溪县志》记录朱将军史料最为集中。《清史稿》《清史列传》《甘肃新通志》《甘肃通志稿》中均有朱贵将军传记。甘肃省文史馆原名誉馆长张思温先生辑有《朱贵将军殉国录》,撰有《鸦片战争中的甘军》一文。英侵略军军官汉宾这样评价朱将军所带领的甘军:“这些是中国陆军的精华,包括五百名卫戍京师的军队,是特别好的兵,”“甘肃军队是强壮而筋骨发达的一种人,惯于在边陲作战,中国人誉之为不可征服。”(《英军在华作战记》)。时任云贵总督的林则徐以“忠规孝矩”四字评价朱将军父子,认为朱贵是忠于国家的表率,朱昭南继承父志,是孝的榜样。

  五、近代歌咏朱贵将军的诗文 近代不少诗人曾写诗歌咏朱贵将军率领甘军痛击英国入侵者的光辉事迹。近代著名诗人贝青乔当时随军,在朱将军殉国后第一时间赶到了战场,作诗并加注,为我们留下了最早的记录,其诗集《咄咄吟》中收录了三首描写朱贵将军大宝山之战的诗。河州举人张和在迎接朱贵父子灵柩之后,撰写《朱贵行状》上奏清廷,也以诗加注的方式写下了《挽朱黼堂将军》四首。朱贵将军的事迹传到北京之后,诗人朱琦作长诗《朱副将战殁,他镇兵遂溃,诗以哀之》沉痛悼念。近代诗人葛启文、戎金铭、杨复亨、陈屺怀、冯幵等都有歌咏朱贵将军大宝山之战的诗篇传世。

  六、复建、兴建缘由

  我们认为在临夏州复建朱将军陵园及在甘肃省会兰州黄河岸边兴建以朱贵将军率领甘军抗击侵略者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很有意义:

  第一,有利于培养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思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朱将军父子在英军入侵时英勇抗击入侵者,为保家卫国坚持战斗直至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座丰碑!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他们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复建及兴建纪念朱将军的地标性建筑,对于教育青少年从小树立报效祖国的信念和培养民众的爱国主义思想很有意义。

  第二,有利于以史为鉴、促进民族团结,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甘肃尤其是临夏民族地区,以史为鉴,大力弘扬朱贵父子团结西北、西南各民族同胞一起抵抗外侮的优良传统,更有意义

  朱贵将军生于1779年,2019年为朱将军诞辰240周年。我们建议复建临夏州折桥乡慈王村朱将军陵墓,并在甘肃省会兰州黄河岸边择址兴建以朱贵将军率领甘军抗击侵略者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据朱光明老先生介绍,当时朱贵将军父子灵柩运回临夏在选择墓地时,为纪念他们在慈溪殉国,故名其祠庙为慈王庙,安葬在慈王村,我们认为朱将军陵墓应当在原址复建。建议在兰州黄河岸边兴建以朱贵父子以及颜履敬、魏启明、黄泰、陈芝兰、徐宦等为代表的甘军反抗侵略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由于在大宝山捐躯的436名烈士中,姓名可考的至少有74名属今兰州籍;另外一些分属今临夏和青海、宁夏。黄河将今甘肃、青海、宁夏连在一起,大夏河从临夏朱贵将军墓前流过、汇入黄河,朱贵将军率领甘军奔赴沿海抵抗侵略之前线,正如黄河汇聚青海、宁夏、甘肃等地的河流那样一往无前!教育基地可塑几位有代表性人物之塑像,展出以绘画、文字说明方式介绍英雄事迹,展出相关文物及有关遗迹之照片(有的文物也可到青海、宁夏访寻)。考虑到同青海、宁夏的联系,地址最好选在兰州市西部黄河边上。

附一 高节祠朱贵将军原有塑像
附二 朱贵祠新塑像
附三 道光十五年(1835)诰封朱贵将军祖父的圣旨
附四 朱贵将军神道碑拓片

  (神道碑释文:署陕西河州总镇愚弟站柱拜手填讳 诰授武功将军、晋封武显将军浙江金华协镇都督黼堂朱公 讳 贵 神道 男 昞、正、昭、共南 孙 纶、绶、紘、絅 敬立石)

附五 朱贵将军墓现状
附六 1963年朱贵祠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版权所有  陇ICP备 19002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