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 咨政建言 >> 建言献策

关于建设“甘肃黄河文化博物馆”的建议

时间:2021/05/11/ 17:04      来源:甘肃省政府文史研究馆

关于建设“甘肃黄河文化博物馆”的建议

张克复

(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甘肃省黄河文化研究会会长)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哺育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远古人类的出现到华夏文明的形成,再到现代文明的进步,她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剧变。黄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新时代她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黄河母亲用她的血液哺育了我们炎黄子孙,黄河母亲用她的沃土培育出来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弘扬黄河文化有利于增强全体炎黄子孙凝聚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需要有效的传承和弘扬途径,建立黄河文化综合性博物馆,充分利用多元的布展手段,既能达到黄河文化的传承和传播目的,又可成为弘扬黄河文化和黄河文化教育的重要平台。黄河文化本身是以“虚体”存在的观念、思想,要把这种虚体存在呈现出来,必须通过符号化、实体化、情境化的方式,把黄河文化和悠远的历史人文底蕴转换为可见可感可知的实体化存在,使之有所依附,从而使观者通过实体化存在,体味悠远深厚的虚体存在的文化。

  黄河干流流经9个省区,全长5464公里。其中甘肃境内黄河干流长达913公里,流域面积56695平方公里,是黄河上游“甘青文化圈”的核心区域;黄河在兰州穿城而过,兰州是名副其实的“黄河之都”,也是黄河上游文化的中心代表地。在习近平同志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后,新近颁布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黄河甘肃段”为五大重点建设区之一。建议在兰州建设“甘肃黄河文化博物馆”,这既是文化传承的历史担当,也是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甘肃黄河文化博物馆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在时间上重视历史文化,在空间上重视上游文化。梳理出黄河文化的脉线,把握住黄河文化的整体风貌,打造黄河上游文化展示新地标。通过对黄河上游文化的综合展示,凸显黄河之魂、华夏之根、农牧重地、艺术之源、古道遗韵、民族风情的文化底蕴。

甘肃黄河文化博物馆布展大纲(草稿)

  甘肃黄河文化博物馆的布展内容,可分为十四个单元,十四个展厅。

  1. 源远流长——黄河文化的内涵和精神、黄河文化发展脉线;领导关怀

  2. 洪波初兴——黄河的形成历史与地质构造

  3. 恐龙时代——远古生态之美与黄河古象、“兰州龙”、“刘家峡黄河巨龙”、和政化石群

  4. 彩陶文化——史前时代的黄河文化:大地湾、马家窑、齐家文化

  5. 大禹治水——《禹贡》中大禹治水的传说,在陇原导六川,疏五山

  6. 农耕之源——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形成与传播;

  7. 民族融合——黄河上游的古代民族构成,绚丽多姿的多民族文化;多种民族、多种宗教的交融共存

  8. 寺庙观庵——佛教东传,道教西渐;敦煌、麦积山、炳灵寺等石窟寺艺术

  9. 黄河古渡——贯通华夏东西版图的锁钥;交通要塞与丝绸之路叠合

  10.艺术宝藏——岩画—绘画—雕塑—书法;黄河上游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古代建筑

  11.黄河水利——黄河治理与造福桑梓的故事;古代名渠,黄河水车、水磨

  12.文脉永继——黄河人文思想与情怀:思想、史学、文学与重先贤人物

  13.非遗传承——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4.河载未来——“黄河之滨也很美”:河载未来

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版权所有  陇ICP备 19002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