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 咨政建言 >> 建言献策

关于加快我省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意见

时间:2020/08/13/ 11:27      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省政府文史研究馆研究员、西北师大教授 李并成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和国家的统一部署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广大医务工作者及全省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战“疫”,取得重大胜利。省卫生健康委切实承担起疫情防控“主力军、先锋队、排头兵”的政治责任,紧紧扭住“防控”和“救治”两个关键,认真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措施,治愈比例始终位于全国前列,未发生三代病例和社区传播,未发生一起院内感染,医护人员零感染。同时选派796名精兵强将驰援湖北,出色完成伊朗包机回国人员留观和救治任务,坚决承担沙特、俄罗斯等国“带疫解封”入境航班防控任务。我省以快人一步的防控措施、全国领先的防控成效,有力有序有效阻击疫情扩散蔓延,得到了社会各界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遭遇战,是对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对各级各地政府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在此次“大考”中,虽然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也暴露出若干短板和不足,值得重视。

一、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1.我省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短板明显。据有关报道,2014年至2018年,我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总数从87.5万人增至88.3万人,增长十分有限。2019年,我国预防医学在校生数量仅为临床医学专业在校生数量的11.3%,仅为护理学专业在校生数量的23.6%。甘肃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公共卫生机构人员短缺严重,一些机构多年来未招录到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县级疾控机构检测专业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平均每县仅有3名实验室检验人员,县以下的社区和农村地区人才短板更为突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亟待补充和提高。

2、就医学人才培养来说,一是在卫生(防)一侧,“为大众健康而立”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长期以来处于医学教育中的边缘地位。省内5所能够培养医学人才的高校中,仅有兰州大学医学院和甘肃中医药大学设有公共卫生学院。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设有预防医学本科、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2个本科专业;甘肃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设有预防医学本科1个专业。两校每年仅招收约100名左右的公共卫生本科生,数量过少,远远不能适应我省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二是就研究生培养来看,兰州大学目前拥有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卫生毒理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6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省教育厅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一级学科点,每年约招收20名硕士生。甘肃中医药大学亦有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但目前仅有7名研究生在读。总的来看,我省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数量较少,不能满足需要。三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高等教育与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结合不紧密,培养的人才素质结构不全面,人才培养缺乏大健康观念的有效整合。各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科学性也有待提升,公共卫生人才的职业素养、职后培训有待进一步规范化,公共卫生学院建设与评估的高水平认证体系亦需要健全。

3、公共卫生人才流失较普遍,特别是骨干人才流失较多。其主要原因是我省薪酬待遇较低,部分市县补贴不能落实到位,对于人才的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到位,人员工作积极性下降,从而使医疗服务功能减弱。据每日甘肃网今年8月5日讯, 近日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下发《关于做好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明确2020年甘肃省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为74元,其中新增5元经费全部落实到乡村和城市社区,统筹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支出。限于我省财力,虽然所增数量不多,但仍然是一个好消息。

4、我省疾控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较薄弱。主要表现在水质检测设备不足,检测项目与国家要求差距较大,对实验室认证和检测项目认证不重视;县级疾控机构实验室基本不具备核酸等病原学检测能力,检验人员几乎没有开展过传染病病原学检测工作。同时,疾控信息化建设进展较慢,推动基于平台的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是解决基层反映突出的“系统报表繁”、“多头重复报”等痛点难点问题的有效办法,但改造或新建系统、实现数据交换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级财政加大支持力度。

5.传染病风险持续存在。我省传染病监测预警、诊断治疗、疫情应对处置以及预防接种等基础性工作仍然比较薄弱,能力不足,底板“常”短。部分地方对学校结核病疫情、舆情处置存在风险意识淡薄、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慢性病和精神卫生管理服务也有待提高。目前,中西部地区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绝对水平仍然较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的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88%,慢性病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我省还有20多个县严重精神障碍报告患病率没有达到4‰的要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和规律服药率偏低,达不到国家标准。

6、医疗物资保障体系亟待完善。目前,我省在省级层面没有设立卫生应急专项经费,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主要由省工信厅委托药品流通企业每年代为储备500万元的药品、耗材、器械、防护用品等卫生应急物资,全省卫生健康系统除酒泉市单设鼠疫卫生应急物资库外,省级及其他地区均没有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库,不能满足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求。

二、有关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各级政府应切实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全力加快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省、市(州)、县各级政府,应从织密织牢我省公共卫生防控网、保障全省人民身体健康的大局出发,在原有基础上切实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改善我省疾病预防控制基础条件,足额保障疾控机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业务经费以及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经费。同时,高度重视公共卫生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现实考验下,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愈加显现,其中人才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2日主持召开的专家学者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建立与现代化疾病防控体系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与使用机制,及早补齐公共卫生人才发展滞后这块短板。应根据我省公共卫生事业中长期发展需要,按照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尽快建立公共卫生人才优先发展保障机制。应对疾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健康环境治理、精神卫生、职业卫生、城乡急救、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等部门所需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养、使用和能力提升做出系统安排,力争用数年或更长一些时间,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作风严实的公共卫生服务队伍,根本改变公共卫生领域专业人才短缺的被动局面。

2、构建、完善多层次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

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需要树立大教育观,政府、高校、公共卫生机构、社会各界通力合力,构建多层次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在本科、硕士和博士不同学位层次,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不同教育类型,在学术学位轨道和专业学位轨道都应该齐头并进,同时,中学和大学应为所有学生提供一定程度的公共卫生基础教育。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的要求,我省高校应加大公共卫生专业的招生数量、提高培养质量。一是兰州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应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潜力,扩大招生规模,加大对公共卫生学科的投入。在规范公共卫生本科教育的同时,增加公共卫生研究生的招生指标并侧重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培养。

二是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医学院、河西学院等设有医学院的高校,应增设公共卫生专业,招收培养本、专科学生,加强预防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省上应支持这些学校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生命科学等学科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攻关等方面着力发展。推动预防医学定向生招生政策的落实并向基层倾斜。同时,将我省每年研究生招生增量,向公共卫生学科倾斜。

三是我省已成为部省共建的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基地,应在“技能甘肃”的框架下,将培养公共卫生人才列为重要内容。

四是提供必要的优惠条件,积极吸引外省高校毕业的公共卫生人才,来我省就业。

五是兰州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应积极争取公共卫生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着力培养能解决病原学鉴定、疫情形势研判和传播规律研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高水平人才。同时还应有更广阔的视野,着眼于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争取建立国际公共卫生人才培训基地,为“一带一路”各国培养高素质公共卫生技术与管理人才。

六是进一步重视公共卫生非学历继续教育的作用,建议依托省级疾控机构成立甘肃省公共卫生培训中心和市(州)级公共卫生培训基地,建立高等医学院校与公共卫生用人单位之间长效沟通协作机制,设计适合的教学培训项目,强化现有公共卫生人员的培训机制和后续人才的梯队建设,为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夯实基础。

七是转换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复合型、兼容型、实践型人才,为保障和促进人类健康提供疾病防治、健康教育及保健服务的“医学+”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公共卫生人才在应急防疫中既需要纵向的专业技能,也需要横向的可迁移技能。从“大健康、大卫生”视野出发,优化课程设置,增加社会学、心理学、法学、伦理学、政策科学、信息科学等相关知识教育,强化公共卫生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责任意识。同时,推动公共卫生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拓宽年轻人才成长空间。不仅需要与临床医学等交叉融合,共同培养有处方权的公共卫生医师,促进医防结合,还应与公共管理、国家安全等学科交叉融合,联合培养系统掌握公共卫生风险监测评估技术、有效维护公众健康安全和应对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人才。应完善高校、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之间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加强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分级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独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和控制健康风险因素,高效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切实改善公共卫生从业人员薪酬待遇

可积极借鉴公立医院改革经验,通过提高基本工资、加大绩效工资激励力度、落实岗位补贴等举措,科学核定编制,足额配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创新薪酬与激励制度,使从业人员的经济收入与其创造的社会价值和技术劳务价值相匹配。应建立薪酬动态增长机制,探索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益一类保障”和“公益二类管理”的运行保障模式,完善“增、奖、补”机制。细化落实“两个允许”,允许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完成核定任务基础上向社会提供有偿卫生技术服务,合理确定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进一步激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内生动力。力争数年内明显缩小与公立医院之间的薪酬差距,让整个行业,尤其是年轻专业人才的工资待遇有切实改善。同时,注重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持续性和激励导向的长期性,采用科学、合理、公平的绩效考核办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在改革薪酬制度基础上,应考虑完善职称制度,提供规范化培训机会,促进人员合理流动。积极推行以能力、业绩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重新制订公共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标准;改进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模式,适当提高高级岗位比例,努力营造开放包容、充满活力、追求卓越、有利于年轻优秀人才健康成长的制度环境。采用若干必要的措施,全力遏制各级各类公共卫生机构技术与管理骨干人才流失,保持骨干人才队伍稳定,并吸引更多的人带着社会使命感加入这支队伍。

4、应按照底线思维,健全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满足在公共卫生事件的极端情景下维持医疗救治体系正常运作的要求

医疗物质保障应具有多种形式,包括实物保障和生产能力保障等,通过不同保障类型与保障手段的综合运用,满足医疗救治系统的物质需求。我省各级政府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建立好医疗物质保障的预案,切实为保障医疗救治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物质基础,按照不断优化应急物质生产、储备、调拨与紧急配送,做到数量充足、种类齐全、送达及时、使用良好。建立与我省经济发展相适应、逐年增长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经费投入保障长效机制,改变过去在省级层面没有设立卫生应急专项经费的局面。规划建设省市(州)县三级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库,在兰州市建立省级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库,在河东、河西各选择一个市州建立区域性物资储备库,提高物资分级保障、综合管理和统筹调配能力,确保关键时刻能够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通过有效引导,积极鼓励各种形式的捐赠,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物质保障。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创新应急物质保障、监管手段。

5、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此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更是我省防控工作中的一大亮点

我省为“岐黄故里”,为著名的中药材大省,也是中医药学强省。此次抗疫中我省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成立101个中西医结合专家团队,中西医全程会诊研判,普通病人三天一会诊,重症病人“一人一方案”“一人一团队”救治,最大限度优化治疗方案。中医药参与治疗率均达到98%以上,处于全国前列。通过中西医结合,住院患者人均治疗费用1.8万元(全国2.3万元)、平均住院天数15.14天(全国25天),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组织研发中医药预防方、治疗方、康复方、藏药方等系列“甘肃方剂”,在抑制轻症转重症、缓解重型症状、出院患者快速康复、巩固治疗效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驰援湖北武汉和白俄罗斯等国,“甘肃方剂”大放异彩。应在此基础上,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对于古典医籍(含敦煌医籍、藏医籍等)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建设一批科研支持平台,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和产业发展,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和协调发展,使“甘肃方剂”更为精彩。应积极培育中医药特色人才,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国家中医疫情防治队伍。

6、我省此次疫情防控中,创新组织省级医院划片指导市州,省级专家深入市州见病见人指导救治,有效提升救治效果和治愈率

应进一步不断创新思路与作法,在全面提升省、市级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的同时,建立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制度,健全疾控机构和城乡社区联动的工作机制,狠抓县级医院能力建设,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强化基层卫生人员知识储备和培训演练,提升先期处置能力,预防关口前移,防控力量下沉,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夯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基层基础,做到“横向到底,纵向到边”,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此次我省确诊患者有64%在县级医院治愈出院,有效避免了轻症变重症,降低了传播风险。

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版权所有  陇ICP备 19002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