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 咨政建言 >> 建言献策

关于发挥我省文化资源优势繁荣发展甘肃社会科学的建议

时间:2011/11/11 23:11      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我省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应深入发掘我省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我们的特色和优势,做强做大我们的品牌,使我省的社会科学研究在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与祖国东中部发达地区相比,我省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厚,曾写下过灿烂的篇章,为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建树过不朽的丰碑。甘肃历史文化品位高雅,价值非凡,魅力永恒,不仅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许多方面在世界上都享有盛誉,这正是我们今天赖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基础之一。

  为了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发挥我省文化资源优势,繁荣发展甘肃社会科学,提出以下思路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化和繁荣。建议依据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定,以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我省“十二五”规划,制定新一轮《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以指导和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二、进一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

  结合我省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大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稳定人才的研究,制定切实有力的政策措施,从根本上扭转我省人才外流、“孔雀东南飞”的状况。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积极开创社科领域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尊重知识,尊重劳动,珍惜人才,用好人才,关心、爱护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为他们干事创业搭建好平台,创造好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加强对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的扶持培养,使之在国内外社科界具有更大的影响、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重点建设一批具有我省特色和优势的社会科学学科

  树立精品意识,做大做强敦煌学、西北史研究、西北民族研究、丝绸之路研究、伏羲文化研究、西北历史地理研究、《四库全书》研究等品牌,力争在此方面产出一批具有更强显示度的重大科研成果,增强我省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对于特色重点学科应加大经费投入,整合研究力量,培育学术团队,优化资源配置,孵化和催生科研平台和新的学术品牌。大力扶持有重大创新意义的研究项目和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有重大作用的研究项目。

  四、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教学改革工作

  目前,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工作形式比较老套,效果不很明显。随着我省文化建设的发展形势,哲学教学工作必须进行有力而深入的改革,才能不断适应发展建设新形势。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深化对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工作的改革力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重视我省特色学科的精品课程建设,积极支持我省一批特色学科课程进入国家精品课程行列,扩大其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五、营造良好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学术环境和社会氛围

  建议新闻媒体进一步加强宣传我省优势文化资源和特色学科创新发展,宣传社科创新的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大力弘扬我省社科领域中多年来形成的,如像“打不走的莫高窟人”的那种创业和奉献精神,扩大我省优秀社科成果的社会影响力,推动优秀社科成果更多更及时地应用于实际。引导全社会树立创新光荣的价值观,关注我省的科技和社科创新发展。

  六、逐步推行社科成果发布推广制度

  目前社科成果的转化率偏低,在社科研究中普遍存在着重立项、轻结题,重研究、轻转化的现象。建议我省实行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发布推广制度。选择那些研究质量高、应用前景好、能够产生良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能够对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社科研究成果,包括已完成结项的评为优秀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重点项目、国家重大招标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由省委宣传部和省社科联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成果发布推广会,及时向社会上发布推广社科成果。

  七、高度重视社会科学科普工作

  如同重视自然科学的科普工作那样,重视我省社会科学科普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更多地了解甘肃历史文化的独特品位和价值,了解我省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状况,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为繁荣发展甘肃社会科学事业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

  2011年11月9日

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版权所有  陇ICP备 19002268号